[发明专利]一种HDPE中空壁缠绕管的连接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5655.X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冯飞;李冰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12 | 分类号: | F16L47/12;F16L37/08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法君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dpe 中空 缠绕 连接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DPE中空壁缠绕管的连接组件,连接单元包括套管、定位块、导向杆和固定组件,在套管的端面上分别对称开设有矩形槽,定位块和固定组件位于矩形槽内,定位块在靠近矩形槽口的一面与导向杆相连,导向杆的另一端向矩形槽外延伸,导向杆向外延伸的端部上开设有梯形槽,连接单元的导向杆与另一个连接单元的固定组件相配合进行固定,解决了对接时需要在径向和纵向上反复的调整而耗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DPE中空壁缠绕管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HDPE中空壁缠绕管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承插连接、热收缩带连接、不锈钢卡箍连接、热收缩套连接等连接的形式,采用承插连接方式,管道一端为承口一端为插口,施工时需要将承口和插口准确无误的对齐,另外的连接方式均需要将两个管道对其后进行操作,但在对接时需要在径向和纵向上反复的调整,管道质量较重,调整不便,管道连接施工效率低,耗费人力,且现在生活上的承插连接方式不牢固,易发生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DPE中空壁缠绕管的连接组件,用于解决对接时需要在径向和纵向上反复的调整而耗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HDPE中空壁缠绕管的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套管、定位块、导向杆和固定组件,所述套管的端面分别对称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定位块和所述固定组件位于矩形槽内,所述定位块在靠近矩形槽口的一面与所述导向杆相连,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向所述矩形槽外延伸,所述导向杆向外延伸的端部上开设有梯形槽,所述连接单元的导向杆与另一个所述连接单元的固定组件相配合进行固定。
目前的HDPE中空壁缠绕管通常需要将两个管之间准确无误的对齐后才能进行其他连接方式的操作,但在对接时需要在径向和纵向上反复的调整,管道质量较重,调整不便,管道连接施工效率低,耗费人力和时间。
本发明通过在两个中空壁缠绕管上的外圆周内壁上设有连接单元,两个连接单元上均设有套管,两个中空壁缠绕管的套管相对靠近时,套管上的导向杆向另一个套管上的固定组件靠近,当导向杆接触固定组件后,固定组件将导向杆进行固定,由此两个套管也紧紧固定在一起,这样使得两个中空壁缠绕管相接触时就可以相互配合,迅速对接且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和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盲孔,所述压缩弹簧连接所述盲孔的底部,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与所述导向杆端部上的梯形槽相配合的异形凸块。所述异形凸块的下端置于所述盲孔内,所述异形凸块的上端向外延伸。所述定位块沿套管轴线方向到所述梯形槽的距离为A,所述固定块沿套管轴线方向到所述梯形槽的距离为B,满足B>A。
本发明通过将两个中空壁缠绕管上的套管相互靠近,套管上的导向杆向另一个的异形凸块靠近,导向杆向异形凸块上一侧的斜面接触,异形凸块受到一定的挤压力,通过使压缩弹簧产生向下形变的力带动异形凸块下移,异形凸块下移产生导向杆向前移动的间隙,导向杆持续向前移动后,由于导向杆的端部设有与异形块形状相配合的梯形槽,导向杆的梯形槽在与异形凸块相配合卡住,导向杆在拨动异形凸块移动时,异形块的下端位于固定块内,因此受到阻力,不会在水平进行移动,管道内的水流产生震动时,导向杆会受到向后的一个水流推力,此时的导向杆由于和异形凸块卡紧,无法进行向后移动,使得卡紧度高于现有技术管道之间的卡紧度;若A>B时,固定块比定位块更靠近梯形槽的缺口,导向杆向异形块的靠近时会受到阻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的套管端面上设有密封圈,另一个所述连接单元的套管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相配合的环形凹槽,当两个中空壁缠绕管上的套管相互靠近会贴合,由于导向杆的梯形槽已和异形凸块相配合,会有相对的作用力作用在两个套管上,两个套管受到此力的挤压后,套管上的密封圈和另一个套管上的环形凹槽挤压配合,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防止管内通水后,管内的污水泄露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5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台化的多介质热流体作业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数据信息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