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盐堆堆芯及熔盐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79829.1 | 申请日: | 202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伍建辉;蔡翔舟;陈金根;邹春燕;余呈刚;邹杨;赵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21C15/14 | 分类号: | G21C15/14;G21C3/54;G21C1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邹玲 |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堆堆 熔盐堆 系统 | ||
1.一种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堆芯活性区、反射层、冷却剂进口和冷却剂出口,所述反射层围绕所述堆芯活性区的外侧设置,所述反射层内设置有控制鼓;
所述堆芯活性区设置有冷却剂管道区和燃料熔盐区,所述冷却剂管道区设置有多根冷却剂管道,所述冷却剂管道内流通有冷却剂,所述冷却剂为氦氙混合气或超临界二氧化碳;所述燃料熔盐区内填充有燃料熔盐;所述冷却剂管道区与所述燃料熔盐区的体积比为(6~9):10;所述冷却剂管道的顶端与所述冷却剂出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冷却剂导出所述熔盐堆堆芯,所述冷却剂管道的底端与所述冷却剂进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冷却剂导入所述熔盐堆堆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管道的直径为2~5cm,较佳地为3~4cm,例如3.2cm;
和/或,所述冷却剂管道的根数为80~150根,较佳地为120~130根,例如121根;
和/或,所述冷却剂管道的材料为碳化硅;
和/或,所述冷却剂管道的壁厚为1~3mm;
和/或,所述冷却剂在所述冷却剂管道内的流速为25m/s~45m/s;
和/或,所述冷却剂管道区与所述燃料熔盐区的体积比为(7~9):10,例如8:10或9: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管道区还设置有汇集管道,所述冷却剂管道的顶端与所述汇集管道相连,用于将所述冷却剂汇集后导出所述熔盐堆堆芯;
和/或,所述冷却剂管道区还设置有分配管道,所述冷却剂管道的底端与所述分配管道相连,用于将外界的冷却剂导回所述熔盐堆堆芯;
和/或,所述冷却剂出口和所述冷却剂进口设置在所述熔盐堆堆芯的侧壁,较佳地设置在所述熔盐堆堆芯的同侧的侧壁,并沿竖直方向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氦氙混合气中氙气所占摩尔比为7~30%,较佳地为7~15%,例如9%;
和/或,所述氦氙混合气的运行压力为2~7M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运行压力为10~30MP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熔盐为熔盐和燃料的混合熔融物,所述熔盐为FLiBe熔盐或FLi熔盐,所述FLiBe熔盐较佳地包括如下摩尔比的组分:60~80%的LiF、10~30%的BeF和8~20%的UF4,更佳地为70~75%的LiF、15~20%的BeF和10~15%的UF4,例如71.7%的LiF、16%的BeF和12.3%的UF4;所述FLi熔盐较佳地包括如下摩尔比的组分:60~80%的LiF和10~40%的UF4,例如72%的LiF和28%的UF4;
和/或,所述燃料为富集铀,所述富集铀中U-235的富集度较佳地为50%~95%,例如93%;
和/或,所述反射层的材料为氧化铍;
和/或,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10~20cm,例如14cm;
和/或,所述控制鼓包括一弧形的可转动的碳化硼层;所述碳化硼层的厚度较佳地为5~10mm,例如8mm;所述碳化硼层的弧度较佳地为40~80°,更佳地为50~70°,例如60°;
和/或,所述控制鼓的数量为6个;
和/或,所述控制鼓的排布方式为等间距排布;
和/或,所述反射层外侧还设置有屏蔽层用于屏蔽伽马射线和中子,所述屏蔽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中子屏蔽层和伽马屏蔽层;
和/或,所述反射层外侧还设置有结构材料层,用于固定所述熔盐堆堆芯;
和/或,所述熔盐堆堆芯还设置有加料管道,所述加料管道的一端设置在燃料熔盐区,用于补充燃料熔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98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