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6176.1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柳岩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组件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插头,插头由本体、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成,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相对设置并通过转轴与本体连接,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能够以转轴为轴开合,第一导电端子朝向第二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铁,第二导电端子朝向第一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磁极相同;插口,插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插入插口内,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张开并分别抵顶于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上通常会设置有插口,另外配备有数据线,将数据线插入插口内,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或是数据的传输。现有技术中的插口通常分为micro usb插口、type-c插口和lightning插口,相应的对应不同形状结构的插头。
但是,无论是哪种插口和插头的连接结构,当插头插入插口内时,如果电子设备或数据线受到较大的拉拔力时,插头和插口之间有可能会发生脱离的情况,此时电子设备有可能跌落到地面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同时,若插头和插口即使没有完全分离,而是产生了松动,导致接触不良,也很容易导致充电的中断或数据传输的中断,均会对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的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
插头,插头由本体、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成,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相对设置并通过转轴与本体连接,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能够以转轴为轴开合,第一导电端子朝向第二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铁,第二导电端子朝向第一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线,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与连接线电连接,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磁极相同;
插口,插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
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插入插口内,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张开并分别抵顶于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上。
可选地,第一导电端子上朝向第二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可活动的卡勾,第二导电端子朝向第一导电端子一侧对应卡勾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槽,卡勾和卡槽配合使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处于闭合状态。
可选地,卡勾靠近第一电磁铁设置,卡勾上设置有第一磁铁,磁铁与第一电磁铁通电后的磁极相同,卡勾向远离第一电磁铁的方向移动并脱离卡槽。
可选地,卡勾上还设置有弹性件,当第一电磁铁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对卡勾施加远离本体方向的推力,当第一电磁铁通电后,第一电磁铁和第一磁铁之间的斥力大于弹性件对卡勾的推力,卡勾向本体一侧移动。
可选地,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由插口外侧向内侧的开度逐渐增大。
可选地,本体上朝向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一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第一凸轴,第一凸轴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第二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第二凸轴,第二凸轴设置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挡板、第一凸轴、第二挡板、第二凸轴和第三挡板。
可选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有第二磁铁,第一凸轴朝向本体一侧设置有第四磁铁,第二磁铁和第四磁铁相吸附;
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三磁铁,第二凸轴朝向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五磁铁,第三磁铁和第五磁铁相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6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