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扫码用电的电源箱装置及其灌溉用电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1892.0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3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刚;臧浩良;姚伟伟;于航舰;李蕊;王凯;罗晨;马天龙;王鹏;高锐;李京周;刘光祖;何慧梅;李晓东;张霞;谷战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8 | 分类号: | H02B1/48;H02J3/00;H02J13/00;G07F15/00;A01G25/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1 | 代理人: | 杨银娟 |
地址: | 8390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电 电源 装置 及其 灌溉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扫码用电的电源箱装置及其灌溉用电切换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腔室一和腔室二,腔室一内部设置有进线开关、三相智能电能表、三相交流接触器一和三相交流接触器二,腔室二内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漏电保护开关一和漏电保护开关二;所述进线开关输入端连接三相四线电源线,进线开关输出端通过三相智能电能表分别与三相交流接触器一和三相交流接触器二连接,三相交流接触器一与三相交流接触器二输出端分别通过漏电保护开关一和漏电保护开关二与接线端子连接;该装置通过墒情监测传感器对土壤墒情状况的监测,判断土壤灌溉情况,通过水位监测传感器对沟渠水位深度的监测,实现地下水灌溉与沟渠水灌溉用电的自动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用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扫码用电的电源箱装置及其灌溉用电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网改造工程的开展,智能电源箱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装备,推进其在农网改革中的应用,对实现农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突出作用。然而,目前的农排机井灌溉、水渠灌溉等用电场景,存在计量设备重复报装、电力资产利用率低以及转供电加价收费等现象,给优化营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传统的电源箱装置内置普通计量电能表、进线开关、漏电保护开关等设备,每个用户安装一台电源箱装置,同一个用电点需要安装多台电源箱装置,无法满足机井灌溉、水渠灌溉等公共区域用电自动切换管理业务,装置运维工作量大,客户满意度低,给电力企业造成较大的服务工作量;另外,电源箱门锁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出现门锁损坏等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扫码用电的智能电源箱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机井灌溉、水渠灌溉等多用户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用电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基于扫码用电的电源箱装置,能够实现地下水灌溉与沟渠水灌溉用电功能的自动切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扫码用电的电源箱装置,包括箱体、箱门一和箱门二,所述箱体的一侧均通过合页与箱门一和箱门二活动连接,所述箱门一上设置有二维码、观察窗口一和智能锁具,箱门二上设置有窗口二和锁具二;
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腔室一和腔室二,所述腔室一的内部设置有进线开关、三相智能电能表、三相交流接触器一和三相交流接触器二,腔室二的内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漏电保护开关一和漏电保护开关二;
所述进线开关输入端与三相四线电源线连接,进线开关的输出端通过三相智能电能表分别与三相交流接触器一和三相交流接触器二并行连接;
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一与三相交流接触器二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漏电保护开关一和漏电保护开关二与接线端子连接,该接线端子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线缆与外部的地下水灌溉水泵和沟渠水灌溉水泵连接;
所述二维码用于用户通过手机扫码付费实现用电功能;
所述三相智能电能表通过RS485接口外部还连接有墒情监测传感器和水位监测传感器,该三相智能电能表通过墒情监测传感器对农田土壤墒情状况进行监测,根据设定的土壤墒情限值来判断土壤灌溉情况,并且能够以短信的方式通知用户需要灌溉的预警信息;
所述三相智能电能表通过水位监测传感器对沟渠水位深度进行监测,根据设定值来判断实现对地下水灌溉用电与沟渠水灌溉用电功能的自动切换。
优选的,所述腔室一的后侧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进线开关、三相智能电能表、三相交流接触器一和三相交流接触器二均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上;
所述腔室二中靠近后侧面位置横向设置有两根筋条,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两根筋条之间,所述漏电保护开关一和漏电保护开关二均通过螺钉固定在两根筋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1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