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砖瓦颗粒的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0094.6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刚;夏小龙;刘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B28B17/00;B28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砖瓦 颗粒 预制 再生 骨料 混凝土 桁架 叠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砖瓦颗粒的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叠合板截面构造选择;步骤2:叠合板受弯性能计算;步骤3:含砖瓦软弱颗粒再生骨料的制作、分类及质量控制;步骤4:确定含不同体积分数的砖瓦颗粒再生骨料的质量要求;步骤5:含砖瓦软弱颗粒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6:含砖瓦软弱颗粒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步骤7:叠合板基层浇筑;步骤8:叠合板叠合层浇筑。通过进行不同的配比,且会对骨料质量进行检测,不合格的骨料,根据指标增加高品质骨料提高混合骨料质量,依次循环检测至骨料质量合格后投入生产,这样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同时,通过合理的配比,提高了再生骨料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砖瓦颗粒的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桁架叠合板。
背景技术
建筑装配化是建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建筑材料的循环再生利用是建筑业绿色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发展装配式建筑,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混凝土材料有效再生利用,且保证用新材料制作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桁架板满足安全性、使用性与耐久性的要求,是建筑业绿色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混凝土材料的循环再生利用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含砖瓦等软弱颗粒再生混凝土的有效利用问题。面对含软弱颗粒较多、界面特性较差的再生骨料,含砖瓦软弱颗粒的再生骨料的性能较差,因此,目前主要应用于非结构构件领域,即使有少量应用于结构构件中,一般也是以较少掺量与天然骨料混用。因此,再生骨料的利用效率低、利用效果差。如果把这些软弱颗粒完全从较坚硬的颗粒中分离出来,不仅利用率更低,成本也很高。而这类再生骨料主要来源于砖混结构,砖混结构又是城市拆迁和更新产生的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因此,解决这类建筑垃圾产生的再生骨料的有效利用问题,是建筑垃圾循环再生的突出而重要问题。
结构系统主要由竖向受力和水平受力系统组成,水平受力系统主要有梁和楼板组成。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不论竖向受力系统采用何种形式,楼板都要采用装配式。目前装配式楼板都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桁架板。普通混凝土预制桁架板主要有承载能力、正常使用性和耐久性要求。再生混凝土骨料存在一定的软弱骨料,且颗粒的界面特性差、且有吸水率高、压碎指标大等问题,对于骨料质量控制、骨料混配与优化、配合比设计等没有具体的方案,导致再生材料生产出的混凝土预制板质量低,物理及力学性能差,安全性、使用性与耐久性普遍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砖瓦颗粒的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桁架叠合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再生混凝土预制板质量低,再生骨料利用率低,物理及力学性能差,安全性、使用性与耐久性普遍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砖瓦颗粒的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叠合板截面构造选择;步骤2:叠合板受弯性能计算;步骤3:含砖瓦软弱颗粒再生骨料的制作、分类及质量控制;步骤4:确定含不同体积分数的砖瓦颗粒再生骨料的质量要求;步骤5:含砖瓦软弱颗粒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6:含砖瓦软弱颗粒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步骤7:叠合板基层浇筑;步骤8:叠合板叠合层浇筑;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1:叠合板截面构造选择
S1、截面骨料选择,对叠合板的基层及叠合层骨料应用设计多种骨料组合构造;
S2、桁架板的截面构造,①基层:基层厚度统一确定为60mm;骨料相关指标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2010)规范中的Ⅱ类和Ⅲ类骨料指标;形成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同等设计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达到普通混凝土同等设计强度等级弹性模量的80%及以上;②叠合层:叠合层厚度统一为70mm,骨料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参照基层;③叠合面做法:叠合面采用最简单的拉毛处理;④桁架钢筋及其布置:各类不同骨料组合构造的桁架板均采用相同的配筋,桁架筋确定位置、构造筋及受力筋均采用HRB400,板配筋率控制在0.3%至0.6%,配置2根A80桁架筋,其受力筋配筋率为0.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0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自助设备用智能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去抖电路及自助支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