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流检测电路、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0053.7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迈巨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伟波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电路 集成 器件 电池 管理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过流检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电池组的充放电过流情况,通过与电池/电池组串联的充电控制晶体管和放电控制晶体管来控制电池/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其中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和放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晶体管和第二检测晶体管,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和第二电压采集电路,恒定电流源,比较单元。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过流检测电路、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可充电电池的技术发展,目前可充电电池已经广泛地用于诸如电动工具、便携设备、电动汽车等各种领域。通过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并且提供给用电设备。但是在可充电电池的充电过程及放电过程中需要对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进行检测,以避免发生过充过放等情况的发生,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电池寿命的损害等。
因此在发生充电过流和放电过流的情况下,应当进行提示或者停止可充电电池的工作。目前在过流检测过程中,检测的电流受到晶体管的制造工艺以及环境温度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检测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过流检测电路、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受环境温度以及晶体管制造工艺等的影响来更加精确地对充放电电流的过流情况进行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过流检测电路,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电池组的充放电过流情况,通过与所述电池/电池组串联的充电控制晶体管和放电控制晶体管来控制所述电池/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其中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和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过流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检测晶体管和第二检测晶体管,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第二检测晶体管用于对所述放电电流和/或所述充电电流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和第二电压采集电路,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恒定电流源,用于提供恒定电流,并且所述恒定电流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以及
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沟道长宽比/元胞数量、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沟道长宽比/元胞数量成比例;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导通电阻、且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导通电阻成比例;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大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导通电阻;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和/或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导通电阻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集成在一个器件中;
可选地,当对所述放电电流和/或所述充电电流进行检测时,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导通并且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断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相同类型的NMOS晶体管或PMOS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迈巨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珠海迈巨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00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