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抗滑桩护壁结构的构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9890.8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何红忠;张和;熊涛;张震;林宇亮;代东喆;周铁宁;甘鹏;许迎光;曾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俊伟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民主路616号商务办公项***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抗滑桩 护壁 结构 构造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抗滑桩护壁结构的构造系统,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多个混凝土模板、多个电磁吸取机构、与所述电磁吸取机构数量相同的顶进装置,所述支撑架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合围形成多个安装区域;每一个所述混凝土模板的截面呈L型;每一个所述电磁吸取机构可吸取对应的一个所述混凝土模板;每一个所述顶进装置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安装区域内,每一个所述顶进装置和对应的一个所述电磁吸取机构连接,以通过所述顶进装置来推动吸取于所述电磁吸取机构上的所述混凝土模板沿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方向移动。本发明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抗滑桩护壁结构的构造系统。
背景技术
抗滑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边坡工程的支挡结构,抗滑桩形状一般为矩形或圆形。矩形抗滑桩一般应用于能够明确得知滑坡推力方向的工程条件,圆形抗滑桩则常应用于不确定滑坡推力方向的工程条件。桩孔的开挖是抗滑桩施工工序中重要的一步,对于圆形的抗滑桩一般采用旋挖法进行桩孔开挖,对于矩形的抗滑桩一般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人工开挖的方式虽然具有能够适应各种地形条件的优点,但存在着施工效率低下、安全性较差等缺点。在人工开挖作业中,护壁结构作为重要的临时支护结构,在稳定孔壁,保护开挖施工人员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现有的土木工程技术中,通常是由施工人员先将护壁的内部筋材布置到人工开挖的桩孔中相应的位置,然后采用木质护壁模板在人工开挖的桩孔中构造出相应的空间,同时在所构造出的空间中灌注混凝土,然后采用木质横梁配合楔钉进行处理,来形成支撑框架,并且在所形成的支撑框架上进一步布置平铺的承接板。待完成模板布置后,施工人员会返回地面,再将混凝土倾倒至桩孔内部的承接板上,然后再重新进入桩孔,来灌注形成护壁结构。但是,在人工布置护壁结构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有较长的凝固及强度增长周期,在经过较长的等待护壁结构强度增长阶段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桩孔开挖作业,使得工作效率低,同时在这种抗滑桩护壁结构的构造过程中工序繁琐,人力成本高,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土木工程技术中,存在着在抗滑桩护壁结构的构造过程中,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抗滑桩护壁结构的构造过程中,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抗滑桩护壁结构的构造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合围形成多个安装区域;多个混凝土模板,每一个所述混凝土模板的截面呈L型;多个电磁吸取机构,每一个所述电磁吸取机构可吸取对应的一个所述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电磁吸取机构数量相同的顶进装置,每一个所述顶进装置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安装区域内,每一个所述顶进装置和对应的一个所述电磁吸取机构连接,以通过所述顶进装置来推动吸取于所述电磁吸取机构上的所述混凝土模板沿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设置有承接板和多个伸缩部件,多个所述伸缩部件安装于所述顶板,所述承接板和多个所述伸缩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承接板呈矩形;所述多个伸缩部件包括第一伸缩部件、第二伸缩部件、第三伸缩部件和第四伸缩部件,所述第一伸缩部件、所述第二伸缩部件、所述第三伸缩部件和所述第四伸缩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承接板的四个拐角。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截面呈矩形;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角锥、第二角锥、第三角锥和第四角锥,所述第一角锥、所述第二角锥、所述第三角锥和所述第四角锥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四个拐角。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模板包括边界块、加长部件和基础块,所述边界块和所述加长部件连接,所述加长部件和所述基础块连接,其中,所述加长部件包括多个加长块,每相邻两个所述加长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9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规格陶瓷大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存储介质、机器人系统以及计算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