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土壤热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8045.9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2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岳昌盛;卢光华;彭犇;田玮;刘长波;刘诗诚;吴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党建华;李涛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土壤 热处理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热处理系统及工艺,包括上料装置、热处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与热处理装置相连接,用于土壤储存计量并将土壤输送至热处理装置;所述热处理装置用于土壤热脱附处理,处理工程中产生的尾气进入尾气处理装置;所述的尾气处理装置通过管道与热处理装置相连,用于处理产生的尾气使其能够达标排放。本发明可用于污染土壤挖出后的处理,具有快速、连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的热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土壤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当排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产生土壤污染。近年来我国城市与工业的发展扩张,使得土地资源变得尤为紧缺,用地污染问题也逐渐暴露,为实现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土壤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异位热脱附技术是通过异位处理的方式,将污染土壤挖掘出来,在车间内进行筛分破碎和含水率调节等预处理,然后利用旋转窑等加热装置加热污染土壤,通过控制合理的加热温度和停留时间使污染物挥发进入气体处理系统中,从而达到修复目的。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或石油烃化合物(TPHs)采用异位热脱附技术,可以成功并很快达到修复目的。相对原位热脱附,污染土壤在旋转窑内停留时间短、加热温度更高,且其修复时间同土壤修复规模直接相关。所有的异位热脱附技术均可分成两步:一是加热被污染的物质使其中的有机污染物挥发;二是处理废气,防止挥发污染物扩散到大气。热交换的方式、污染物的种类和挥发气体处理系统不同,异位热脱附装置也会有差异。加热可以采用火焰辐射直接加热、燃气对流直接加热,采用这两种方式加热的热脱附系统被称为直接火焰加热或直接接触加热异位热脱附系统。加热也可以采用间接方式,即通过物理阻隔,如钢板,将热源与被加热污染物分开,采用这种方式加热的异位热脱附系统被称为间接火焰加热或间接接触加热异位热脱附系统。
异位热脱附系统可以进一步分为连续给料系统和批量给料系统两类。连续给料系统采用异位处理方式,即污物必须从原地挖出,经过一定处理后加入处理系统。连续给料系统既可采用直接加热方式,也可采用间接火焰加热方式。代表性的连续给料异位热脱附系统包括:①直接接触异位热脱附系统旋转干燥机;②间接接触异位热脱附系统-旋转干燥机和热螺旋。批量给料系统既可是原位修复,如热毯系统、热井和土壤气体抽提设备,也可以是异位修复,如加热灶和热气抽提设备。无论采用哪种修复方式,产生的废气必须在排放到外界之前先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热处理系统及工艺,通过该系统及工艺可实现有机污染土壤的异位热脱附修复,既可以作为实验室试验中试装置,也可以用于土壤修复工程。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污染土壤热处理系统,包括上料装置、热处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上料装置与热处理装置相连接,用于土壤上料和计量并将土壤输送至热处理装置;
所述热处理装置为回转式热脱附装置,用于对上料装置输送的土壤进行热脱附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入尾气处理装置;
所述尾气处理装置与热处理装置连接,用于处理热脱附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使其能够达标排放。
作为一种具体改进,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斗式提升机1、物料储仓2、星型卸料器3、三通分料阀4和直线振动筛5,斗式提升机1位于物料储仓2的正上方,物料储仓2下部设置星型卸料器3,星型卸料器3连接三通分料阀4,三通分料阀4能够将土壤送至直线振动筛5,直线振动筛5用于筛去土壤中的石子。
作为一种具体改进,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土壤计量仓6,筛分后的土壤进入土壤计量仓6,土壤计量仓6用于计量土壤重量后将土壤送至热处理装置。
作为一种具体改进,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废料管道7,用于将筛分后不使用的土壤从废料管道7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8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