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5965.5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升;史山河;冯丹藜;李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港大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03 | 分类号: | A61B3/103;A61B3/107;A61B3/117;A61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维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维检测仪,包括:计算机控制电路(100)、光学传导测量部件(200)、输入输出部件(300)、电源供电电路(400)和机箱部件(500),在计算机控制电路(100)的作用下,光学传导测量部件(200)完成眼睛指标参数的获取并通过输入输出部件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所述多维检测仪,在计算机电路控制下可以完成眼睛屈光度、散光度、轴相位度数、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等参数的自动测量,输出具有眼睛潜在调节力系数的验光配镜报告、近视风险评级报告、近视防控措施建议报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眼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维检测仪,主要检测眼睛的屈光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数据,输出含眼睛调节力系数的配镜方案、眼睛近视风险等级评测报告和近视防控方案报告。
背景技术
随着眼科医疗检测技术的发展,眼科医疗检测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电脑验光仪、视光生物检测仪已获得广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验光配镜、眼科疾病诊断治疗的需求,视光检查在青少年视力健康防控普查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存在的问题是检测设备功能单一,眼睛的主要物理参数需多种设备检测,检测数据应用有效性差,不能精准预测,干预无法做到个性化,没有对应的个性化防控预案,简单片面适宜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
近视防控治疗受个体因素影响很大,例如验光仪因操作人员熟练程度差、病人配合程度不够等影响,以及个人眼睛的调节能力不同,带来了验光仪输出结果的分散性、不确定性。即使散瞳后,也不是所有人都可按散瞳度数直接配镜,都存在远视需预留适当调解,近视不能满配防止推高度数的问题。这对眼睛处在发育期的儿童,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业务不精的验光师给少年儿童配不恰当度数的眼镜,会使本可以预后较好的眼睛视力变差。如何有效地为屈光不正的人们验光配镜,将视光专家的成熟技术推广应用,是眼科领域的重要科题之一。眼睛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用当今市场通用的成人电脑验光仪验光配镜,如果没有专家指导,按照电脑验光仪给出的屈光度配镜,就可能破坏青少年儿童正向视力的发展,抑制眼睛调节力的发挥,结果会使可塑性视力消失,导致视力不可恢复的损害。
对近视发生风险的评价,目前国内外还无此类精准研判的设备,存在着误诊乱判导致失去防控最佳时期的问题,有的单纯利用眼轴长度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忽略青少年发育成长阶段眼睛综合生物参数的相互关联性及个体差异,给出不合理的防控建议和措施,延误视力健康的治疗和防控,最根本原因是缺少具有动态思维和个性化解决方案、缺少经验丰富的眼视光专家和临床技术,导致眼视光干预和防控不科学、质量不高,缺乏精准性。
本发明提供的多维检测仪正是为精准检测和防控青少年眼视光问题而设计的眼视光检测和防控方案输出的智能设备,该设备以儿童青少年屈光正常发育为基础,对屈光不正性斜弱视、真假近视有针对性研究,结合眼科视光专家治疗屈光不正成功案例建立的数据库,研究通用性的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验光配镜的规律,提升儿童验光配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多维检测仪以眼视光系统多种数据,如年龄、屈光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参数的关联性,可以对眼睛发生近视风险的等级进行预判,风险分四个等级,0近视风险、轻度近视风险、中度近视风险、重度近视风险。依托眼视光专家理论和实践经验数据库系统,给出精准的近视风险判断和防控治疗方案,为青少年弱视近视的治疗和防控提供了精准的手段。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维检测仪,在计算机电路控制下可以完成眼睛屈光度、散光度、轴相位度数、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等参数的自动测量,输出含眼睛调节力系数的配镜方案、眼睛近视风险等级评测报告和防控方案报告。检测数据受外在人为因素影响小,参考力度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维检测仪,包括:计算机控制电路、光学传导测量部件、输入输出部件、电源供电电路和机箱部件,所述计算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光学传导测量部件完成眼睛指标参数的获取,并通过输入输出部件输出检测结果和具有眼睛潜在调节力系数的验光配镜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港大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港大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5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