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壳热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5866.7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伍淑惠;周文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B29C6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甘东阳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壳热熔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壳热熔设备,其包括:框架、放料治具、切离气缸、热熔动作机构、热熔驱动机构;所述框架具有若干导轨、基板以及顶板;所述若干导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放料治具设置于所述框架之中,所述切离气缸连接于所述基板之上,所述切离气缸与所述放料治具驱动连接;所述热熔动作机构设置于所述放料治具的上方;所述热熔驱动机构具有热熔驱动气缸以及热熔推杆;所述热熔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热熔驱动气缸与所述热熔推杆驱动连接,所述热熔推杆的下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本发明一种耳壳热熔设备能有效提高热熔产品的生产效率,并适于规模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壳热熔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成本正逐步攀升。因此,自动化行业的兴起以及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成趋势。自动热熔设备也正是当前被广泛应用的自动化设备之一。所述自动热熔设备可以通过在其热压头上加载一定的脉冲电压,以使热压头发热,进而将与此相连的物体升温。当温度升到被加工产品的熔点后,即升到预设的温度后,所述热压头可以将彼此相连的产品熔融连接在一起。目前的常见的热熔设备通常是由人工手持进行作业生产的,因此,其具有热熔精度差、热熔难度大以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此,中国专利CN207747430U公开了一种热熔设备,其包括机架、水平平移机构、垂向平移机构和热熔机构,水平平移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的轨道、水平平移部,滑轨和水平气缸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下部,水平平移部连接于水平气缸的输出端,水平平移部上设置有放置位;垂向平移机构设置在水平平移机构上方,热熔机构设置在垂向平移机构上;垂向平移机构包括垂向平移部、丝杆和电机,丝杆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垂向平移部与丝杆配合;热熔机构包括垂向气缸和压头,压头上设置有多个热熔头、定位杆和冷却喷头,多个热熔头的下端位于多个不同的平面上;定位杆为弹性杆或阻尼杆。
然而,上述的热熔设备优于适用热熔点位于多个平面的产品热熔加工作业,而不适用与规模性大批量产品的生产应用。由于上述的热熔设备主要是通过设置丝杆组件以实现对压头下压的精准控制的,所述热熔设备的压头上设置有定位杆,以便在压头下压后定位杆对产品预先定位,从而防止产品位置偏移。所以,上述的方案虽然可以对热熔点位于多个平面的产品进行热熔加工,但其也同时限制了单次加工流程只能加工单个产品,如果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则必须配置多组设备,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热熔设备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规模性产品应用的缺陷,提供一种耳壳热熔设备。
一种耳壳热熔设备,其包括:框架、放料治具、切离气缸、热熔动作机构、热熔驱动机构;所述框架具有若干导轨、基板以及顶板;所述若干导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放料治具设置于所述框架之中,所述放料治具具有若干仿形放料治具、放料治具底板以及产品压板;所述若干仿形放料治具均匀设置于所述放料治具底板的上方,所述产品压板设置于所述仿形放料治具的上方,并且,所述产品压板与所述放料治具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放料治具底板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切离气缸连接于所述基板之上,所述切离气缸与所述放料治具驱动连接;所述热熔动作机构设置于所述放料治具的上方,所述热熔动作机构具有若干热熔头、热熔头安装板、连接板以及推板;若干所述热熔头均匀设置于所述热熔头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热熔头安装板的上方,所述推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热熔驱动机构具有热熔驱动气缸以及热熔推杆;所述热熔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热熔驱动气缸与所述热熔推杆驱动连接,所述热熔推杆的下端与所述推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产品压板具有若干产品压柱、若干热熔避位口以及若干减重开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产品压柱对应所述仿形放料治具设置于所述产品压板的侧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热熔避位口对应所述产品压柱设置于所述产品压板之中。
更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热熔避位口均匀设置于所述产品压板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5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