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穿刺辅助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5799.9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陶明芬;唐宗生;陶香香;刘欢;黄朗;陈述凡;王慧;凌张宾;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5/46;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牡丹 |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穿刺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穿刺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外壁前端固设有推动机构,所述的底座顶部固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的底座外壁后端固设有控制机构,所述的底座内部下端紧配设有锂电池,所述的固定机构外壁左侧前后两端固设有监控机构,该智能穿刺辅助装置,通过智能化的电子机械结构,穿刺的准确性以及通畅性进行监控处理,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避免了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临床治疗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穿刺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为患者实施穿刺时,穿刺成功率非常重要,尤其用粗大的穿刺针进行血管穿刺时,如动静脉内瘘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等,穿刺的成功率更为重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现有技术下,缺乏智能穿刺辅助装置,穿刺是否成功主要依靠穿刺者的个人经验,锋利的穿刺针进入血管时操作者往往不能感知,此时继续进针,穿刺针就会刺破血管发生皮下血肿;如不慎误伤动脉血管,就会导致大出血,致大量血液积聚到皮下组织甚至肌层,影响机体功能。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智能穿刺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智能穿刺辅助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智能穿刺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外壁前端固设有推动机构,所述的底座顶部固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的底座外壁后端固设有控制机构,所述的底座内部下端紧配设有锂电池,所述的固定机构外壁左侧前后两端固设有监控机构。
推动机构可对注射器的活塞进行移动处理。
固定机构可将注射器的空筒部位以及注射器的活塞进行固定连接处理。
监控机构是为了对液体的颜色以及液体的流量进行监控。
控制机构是为了控制推动机构的开启以及监测监控机构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所述的推动机构由电动推杆以及L形板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外壁前端左侧固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右侧固设有L形板。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机构由卡套、顶销、连接杆以及C形板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顶部左侧固设有卡套,所述的卡套前后两端螺纹贯穿有顶销。
进一步,所述的L形板左侧中端固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左侧固设有C形板。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机构由控制器、语音识别器以及报警器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外壁后端左侧固设有控制器,所述的底座外壁后端中侧固设有语音识别器,所述的底座外壁后端右侧固设有报警器。
进一步,所述的监控机构由安装块、光学探测器以及流量感应器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卡套外壁左侧前后两端固设有安装块,后端所述的安装块内侧固设有光学探测器,前端所述的安装块内侧固设有流量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智能穿刺辅助装置,通过智能化的电子机械结构,对穿刺的准确性以及通畅性进行监控处理,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避免了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临床治疗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穿刺辅助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智能穿刺辅助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底座以及卡套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智能穿刺辅助装置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5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