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故障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4653.2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9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凤;吴新鹏;李永祥;吴文健;袁焕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仟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余凯欢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互感器 二次 故障 检测 装置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故障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采集模块和转换模块;该方法通过对检测的电流进行分析,判断出故障。通过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点接地故障的实时监测,可测出故障接地点的具体位置,有利于及时发现多点接地故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省了人力成本。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故障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有着重要的用途,在使用中,为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需保证一点可靠接地。如果电流二次侧存在多点接地,会出现二次侧测量值与一次回路存在较大误差,严重时会导致误动或拒动事故发生。相关技术中,通常每半年进行一次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点接地故障排查工作,使用钳形电流表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可靠接地点电流。此方法无法确定具体的故障接地点,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效率低下,时效性不足,无法对接地故障进行实时监控。综上,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故障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点接地故障的实时监测,可确定故障接地点的具体位置,有利于及时发现多点接地故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省了人力成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采集模块和转换模块;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相连,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与所述转换模块相连,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显示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和所述转换模块供电;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二次侧接地点处的电流;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流传感器、第三电流传感器、第四电流传感器、第五电流传感器、第六电流传感器和第七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一相引出端的电流,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二相引出端的电流,所述第四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三相引出端的电流;所述第五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三相流向N线一侧的电流,所述第六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二相流向N线一侧的电流,所述第七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一相流向N线一侧的电流。
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故障检测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第八电流传感器,所述第八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二次侧的N线上靠近接地点处的电流。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输出模块、第二电源输出模块和第三电源输出模块;所述第一电源输出模块用于给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源输出模块用于给所述显示模块供电,所述第三电源输出模块用于给所述转换模块供电。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运算放大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FFT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通过所述FFT模块与所述转换模块相连。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相连。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故障检测方法,用于通过第一方面所述的故障检测装置检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是否存在故障,包括以下步骤至少之一:
获取第一电流传感器检测的第一电流,当所述第一电流不等于零时,确定所述二次侧存在多点接地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仟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仟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4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