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UCK/BOOST半桥升降压电路中的开关管并联均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4647.7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5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湘;罗万里;盛建科;廖晓斌;王正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福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 |
代理公司: | 东莞创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03 | 代理人: | 陈柏陶 |
地址: | 5238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uck boost 升降 压电 中的 开关 并联 结构 | ||
1.BUCK/BOOST半桥升降压电路中的开关管并联均流结构,
所述BUCK/BOOST半桥升降压电路具有控制器、输入正端子VBUS+、输入负端子VBUS-、输出正端子BAT+、输出负端子BAT-、电感L1、电容C1以及同种类的至少6个开关管Q1-Q6,
其中开关管Q1串联开关管Q4,开关管Q2串联开关管Q5,开关管Q4串联开关管Q6,串联所形成的三条支路并联后跨接于输入正端子VBUS+、输入负端子VBUS-之间;
所述输入负端子VBUS-与输出负端子BAT-相接;
以开关管Q1-Q3为上桥壁,以开关管Q4-Q6为下桥壁,所述控制器经其一PWM输出脚A同步控制开关管Q1-Q3的通断,并经其另一PWM输出脚B同步控制开关管Q4-Q6的通断;
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一磁环,所述开关管Q1与开关管Q4之间的接点J1引出有导电线line1,所述开关管Q2与开关管Q5之间的接点J2引出有导电线line2,所述开关管Q3与开关管Q6之间的接点J3引出有导电线line3,导电线line1、导电线line2、导电线line3三者以并排形式缠绕于同一个所述磁环形成所述电感L1后,共接至一起形成接点J4;
所述接点J4经电容C1连接至输出负端子BAT-,并与输出正端子BAT+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管并联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包含有至少一个电解电容和至少一个陶瓷电容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管并联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还包含有电阻R15并联于所述陶瓷电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管并联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所述输入正端子VBUS+依次串联电阻R4、电容C2、电容C3、电阻R6后连接至输入负端子VBUS-,所述二极管D1串联电阻R3后并联于电阻R4两端,所述二极管D2串联电阻R5后并联于电阻R6两端,且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导通方向均指向输入负端子VBUS-,所述电容C2、电容C3之间的接点连接至所述接点J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管并联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开关管的G极均串联有电阻,并经该电阻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相应PWM输出脚;
还包括有电阻R12、电阻R13,所述PWM输出脚A经电阻R12连接至接点J1,所述PWM输出脚B经电阻R13连接至输入负端子VBUS-。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管并联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并联所述电阻R12的陶瓷电容C12、并联所述电阻R13的陶瓷电容C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管并联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并联电阻R1的电解电容C4、并联电阻R2的电解电容C5,所述输入正端子VBUS+依次串联电阻R1、电阻R2后连接至输入负端子VBUS-,所述电阻R1、电阻R2之间的接点连接至大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福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福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46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