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分小区故障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3870.X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4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虎;刘贤松;欧大春;张硕伟;许国平;陈雷;石旭荣;刘权;佘士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24/06;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黄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区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分小区故障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小区的MR测量数据、无线接入承载请求次数以及建立成功次数,根据时序模型分别对MR测量数据、无线接入承载请求次数以及建立成功次数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获得第一动态门限、第二动态门限以及第三动态门限,并根据第一动态门限、第二动态门限以及第三动态门限确定待测数据对应的故障参数,根据预设评估模型确定故障参数对应的评估值,若根据评估值判定目标小区存在故障,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将告警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以提示管理员对目标小区进行故障排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分小区故障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无线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室分小区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基站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每个区域都能达到理想的信号覆盖,进而改善建筑物内的网络覆盖质量。
现有技术中,通过网管系统对室分小区的故障进行监测,通过预定义的关键指标,如掉线率、接通率、切换成功率、上传速率、下载速率、上行干扰、下行质量、时延、误块率、流量等,当发现室分小区的实时参数不符合关键指标时,生成告警信号,提示该室分小区出现了网络故障。
然而,当室分小区的整体网络都正常,只有一部分支路出现隐形故障时,室分小区的实时参数可能仍然符合网管系统监测的关键指标,即网管系统无法根据关键指标识别出室分小区的的网络故障,影响了室分小区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分小区故障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通过利用时序模型MR测量和KPI指标进行训练获得动态门限,并根据动态门限确定评估值,根据评估值判定室分小区是否存在网络故障,提高了检测室分小区隐形故障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分小区故障检测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目标小区的MR测量数据、无线接入承载请求次数以及建立成功次数,根据预设指标对所述MR测量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获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采样点数据,根据所述MR测量数据确定信号良好百分比样本数据,并根据所述无线接入承载请求次数以及所述建立成功次数确定倒流比样本数据;根据时序模型分别对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采样点数据、所述信号良好百分比样本数据以及所述倒流比样本数据进行训练,获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采样点数据对应的第一动态门限、所述信号良好百分比样本数据对应的第二动态门限以及所述倒流比样本数据对应的第三动态门限;获取目标小区的待测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动态门限、所述第二动态门限以及所述第三动态门限确定所述待测数据对应的故障参数;根据预设评估模型确定所述故障参数对应的评估值,若根据所述评估值判定所述目标小区存在故障,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以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故障排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待测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待测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数值、待测无线接入承载请求次数以及待测建立成功次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动态门限、所述第二动态门限以及所述第三动态门限确定所述待测数据对应的故障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待测无线接入承载请求次数以及所述待测建立成功次数确定待测倒流比数据,并根据所述待测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数值确定待测信号良好百分比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动态门限以及所述待测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数值确定第一故障时长,根据所述第二动态门限以及所述待测信号良好百分比数据确定第二故障时长,并根据所述第三动态门限以及所述待测倒流比数据确定第三故障时长,所述故障参数包含所述第一故障时长、所述第二故障时长以及所述第三故障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3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