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色谱分析用绝缘油样自动稀释仪及绝缘油样稀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3049.8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5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娟;李文志;董凯;丁玉柱;魏绍东;邓维;祁玉龙;吴静;龙伟迪;唐江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谱 分析 绝缘油 自动 稀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油色谱分析用绝缘油样自动稀释仪,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混油组件、驱动组件、阀门组件和控制组件,外壳顶部设有储油组件;混油组件用于实现油样混合稀释,储油组件用于存储标准油样、待稀释绝缘油样和稀释后绝缘油样,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和阀门组件的启闭;混油组件与储油组件通过阀门组件连通,混油组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混油组件将储油组件内的标准油样和待稀释绝缘油样吸入,并进行反复混合后得到稀释后绝缘油样,稀释后绝缘油样存入储油组件中,用于油色谱分析。本发明还公开了绝缘油样稀释方法,基于上述的自动稀释仪实现。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油样配比控制精准、油样混合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色谱分析用绝缘油样自动稀释仪及绝缘油样稀释方法。
背景技术
充油式电气设备所使用的绝缘油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而油中绝缘的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在电或热故障的作用下,它们会分解产生H2和低分子烃类气体,如CH4、C2H6、C2H4、C2H2,当涉及固体绝缘时,除产生上述气体外,还产生大量的CO和CO2。由于这些气体有助于判断充油电气设备的内部故障,因此,也被称为特征气体。对充油式电气设备进行绝缘油色谱分析是判断设备是否发生内部故障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绝缘油色谱分析是将绝缘油中溶解的特征气体析出,然后取1mL气样注入色谱分析仪中分析气体含量,以判断绝缘油样中特征气体浓度。而故障电气设备内部的绝缘油样中往往出现部分特征气体浓度偏高,使得气体含量超过色谱分析仪的量程,导致特征气体含量峰型无法完全显示,得出的数值远远低于绝缘油样中特征气体的实际含量,进而无法准确判断电气设备的故障状态。
现有的油化分析行业中,普遍采用标准油样按设定比例稀释待检测绝缘油样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两种油样充分混合,以降低待检测绝缘油样中的特征气体浓度,使其不超过色谱分析仪的检测量程。但是上述操作中的标准油样量取、待测绝缘油样量取以及两种油样稀释混合均由人工进行,存在相当大的人为误差,而且无法准确得到待测绝缘油样中各特征气体组分浓度,误导检测结果。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还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油样比例控制精准、油样混合稀释效率高且智能化程度高的油色谱分析用绝缘油样自动稀释仪及绝缘油样稀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色谱分析用绝缘油样自动稀释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混油组件、驱动组件、阀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储油组件;所述混油组件用于实现标准油样与待稀释绝缘油样混合稀释,所述储油组件用于存储标准油样、待稀释绝缘油样和稀释后绝缘油样,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和阀门组件的启闭;所述混油组件与储油组件通过阀门组件连通,且混油组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混油组件将储油组件内的标准油样和待稀释绝缘油样吸入混油组件内,并进行反复混合后得到稀释后绝缘油样,所述稀释后绝缘油样存入储油组件中,用于油色谱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油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一号油缸和二号油缸,所述一号油缸上设有一号活塞组件和一号出入口,所述一号活塞组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一号出入口与储油组件连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一号活塞组件进行直线式往复运动,将储油组件内的标准油样和待稀释绝缘油样通过一号出入口吸入一号油缸内,并在一号油缸与二号油缸之间进行反复混合后得到稀释后绝缘油样,所述稀释后绝缘油样存入储油组件中,用于油色谱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油组件包括一号储油器、二号储油器和三号储油器,所述一号储油器用于存储标准油样,所述二号储油器用于存储待稀释绝缘油样,所述三号储油器用于存储稀释后绝缘油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3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转平板在陨落过程中的气动力模型建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虫防白蚁去菌家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