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1798.7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齐;王林;袁炜;焦洪桥;李瑞龙;唐建兵;金政伟;胡琳;马金欣;刘举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00 | 分类号: | B29B7/00;B29B9/06;B29C48/2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邱成杰;岳永先 |
地址: | 75001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物料混合领域,公开了一种混料系统,包括连接有第一送料管道(20)的基料仓(1)、连接有第二送料管道(21)的添加剂仓(2)、混料仓(3)、混料管道(22)以及压力件(15),所述压力件(15)通过所述混料管道(22)连接与所述混料仓(3)的出料口,所述第一送料管道(20)、所述第二送料管道(21)旁接于所述混料管道(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件将待混合的添加剂和基础料送入混料仓,最终经过添加剂和基础料充分循环混合,实现添加剂在基础料中的均一化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混合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混料系统。
背景技术
聚烯烃树脂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来改善和稳定其产品性能。添加剂和基础料常见的混配方式是通过各自的下料系统,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直接加入旋转喂料器中,快速混合后进入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这样操作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不能有效确保添加剂和基础料的均匀混合,导致聚烯烃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目前,虽然通过添加剂复配技术能解决添加剂剂下料不稳定的问题,但并不能有效解决添加剂(尤其是液体添加剂)和基础料混合不均匀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添加剂和基础料不能有效均匀混合这一问题,本发明结合聚烯烃树脂加工装置现有特点,在添加剂和基础料下料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一种新的物料掺混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添加剂和基础料混合时间短、混合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混料系统,该混料系统具有良好的混合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料系统,包括连接有第一送料管道的基料仓、连接有第二送料管道的添加剂仓、混料仓、混料管道以及压力件,所述压力件通过所述混料管道连接与所述混料仓的进料口,所述第一送料管道、所述第二送料管道旁接于所述混料管道。
可选地,所述混料系统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混料仓顶部的循环气管道和连接于所述压力件的进气口的补充气管道,所述补充气管道旁接于所述循环气管道。
可选地,所述压力件入口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补充气管道上设有第二压力控制阀,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阀的下游,所述第二压力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通信连通,以根据所述压力件入口的压力变化控制所述补充气流量大小。
可选地,所述压力件入口设置有过滤器。
可选地,所述混料系统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混料仓的出料口的第三送料管道、设置在所述混料管道上的三向阀和通过所述三向阀旁接于所述混料管道的出料管道,所述第三送料管道在所述出料管道的上游旁接于所述混料管道,所述混料管道包括位于所述三向阀上游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三向阀下游的第二部分;所述三向阀能够设置为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第一模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断开,所述第三送料管道、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出料管道连通;在第二模式中,所述出料管道与所述混料管道断开,所述第三送料管道、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连通。
可选地,所述混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力件排气口的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水给水管路上设置有温度控制阀,所述冷却器的循环气出口管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阀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以根据所述冷却器输送气出口管道中输送气的温度变化来控制所述冷却器的冷却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送料管道上沿流动方向设有插板阀、下料秤和旋转阀;和/或所述第二送料管道上沿流动方向设有插板阀、下料秤和旋转阀;和/或所述第三送料管道上沿流动方向设有插板阀和旋转阀。
可选地,所述混料系统还包括设置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吹扫气管道,所述基料仓、所述添加剂仓和所述混料仓的底部均与所述吹扫气管道的第一支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流量传感器和流量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基料仓、所述添加剂仓和所述混料仓的顶部均与所述吹扫气管道的第二支路相连接,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数据共享的产程图自动绘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机外壳条码定位粘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