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片生产用碾压分切一体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1277.1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35/12;B21B15/00;B07C5/02;B07C5/04;B07C5/36 |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王豫川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苏滁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碾压 一体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片生产用碾压分切一体机,涉及极片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碾压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与分切机构,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间隔,还包括分选机构,所述分选机构包括分选板与检测组件,所述分选板挡住间隔,当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出第一输送机构上的极片厚度不合格时,所述分选板收起并露出间隔,厚度不合格的极片从所述间隔掉落。本发明提供的极片生产用碾压分切一体机,通过分选机构的设置,检测组件能够在分切极片前检测出极片的厚度是否合格,并控制分选板将厚度不合格的极片剔除,之后再进行极片的分切,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筛分,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极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生产用碾压分切一体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在电池极片的生产工艺中碾压工序和分切工序相互独立设置,需要先在碾压车间完成碾压轧制,然后再送往分切车间进行分切。
授权公开号为CN102320000B,授权公开日为2013年01月30日,名称为《一种电池极片碾压分切系统》的发明专利,其结构中包括由碾压机和分切机依次连接装配而成的碾压分切一体生产线,所述碾压机和分切机之间设电池极片张力切断装置,碾压机与张力切断装置之间设置张力平衡装置,张力切断装置与分切机之间设置张力平衡装置;所述张力平衡装置为摆辊张力装置;此摆辊张力装置包括电机和设置在电机上的磁粉离合器,此磁粉离合器通过传动带与摆辊支架的中心轴相连,所述摆辊支架呈H形,摆辊支架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一辊轴,摆辊支架上还设置有角位移传感器,此角位移传感器通过单片机与控制电池极片行进速度的伺服电机相连,其解决了由于对电池极片进行碾压和分切所需的张力大小差别很大,如何调节平衡两工序之间的张力,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极片的在碾压后还要进行人工筛分,将厚度不合格的极片剔除后才进行分切,上述专利中未考虑筛分的问题,直接进行分切会产生大量废料,还需要进行后续筛分,而极片分切后的数量远远大于分切前的数量,增加了后续筛分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片生产用碾压分切一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片生产用碾压分切一体机,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碾压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与分切机构,所述碾压机构位于第一输送机构的初始端,所述分切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束端,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一间隔,还包括一分选机构,所述分选机构包括分选板与检测组件,所述分选板挡住间隔,当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出第一输送机构上的极片厚度不合格时,所述分选板收起并露出间隔,厚度不合格的极片从所述间隔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碾压机构包括一对第一安装座,一对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转动安装有两碾压辊,两所述碾压辊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轮,且两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对第二安装座,两对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均转动安装有一第一传动辊,两所述第一传动辊的周侧套设有一第一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两对第三安装座,两对所述第三安装座之间均转动安装有一第二传动辊,两所述第二传动辊的周侧套设有一第二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分切机构包括一对第四安装座,一对所述第四安装座之间转动连接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周侧固定安装有一排切割刀轮。
进一步的,所述分选机构还包括一分选架,所述分选架上固定连接有两L形结构的分选块,两所述分选块的顶部均与分选板的一侧相铰接,两所述分选块与分选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基坑组合支护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植入式神经刺激延伸导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