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0964.1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殷会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亮未来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陈彦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道 生态 修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结构,所述一体化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预处理结构(1)、混合结构(2)、净化结构(3)、去污结构(4)和基座(5),且预处理结构(1)、混合结构(2)、净化结构(3)、去污结构(4)和基座(5)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所述净化结构(3)内部设有曝气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结构(1)包括预处理壳(101),所述预处理壳(101)的内部设有预处理腔(102),所述预处理腔(102)内部竖直方向设有过滤网一(105),所述预处理腔(102)的前端连通设有进水口一(103),所述预处理腔(102)的下端连通有出水口一(104),且出水口一(104)位于过滤网一(105)的后侧,所述进水口一(103)与进水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包括混合壳一(201),所述混合壳一(201)的内部设有混合腔一(202),且混合腔一(202)内部转动设有搅拌叶(207),所述混合腔一(202)的上端连通有进水管(206),所述进水管(206)和预处理结构(1)的出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还包括混合壳二(203),所述混合壳二(203)的内部混合腔二(204),所述混合腔二(204)内部用于存储絮凝剂和微生物菌剂,所述混合腔二(204)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混合腔一(202)连通,所述混合壳(203)的上端设有进液口(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净化壳(301),所述净化壳(301)内部设有净化腔(302),所述净化腔(302)的下端左右两侧上下贯通设有出水口二(305),所述净化腔(302)的中部转动设有过滤筒(303),所述过滤筒(303)内部设有过滤腔(304),所述混合壳一(201)和过滤腔(304)的内部上下连通,所述过滤筒(303)为生物碳纤维材料,所述过滤筒(303)表面加设微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污结构包括两个去污泥壳(401)和加料结构,所述两个去污泥壳(401)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5)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基座(5)的内部左右两侧设有排水口(501),所述排水口(501)的内部设有排水泵(502),所述去污泥壳(401)的内部设有去污泥腔(402),所述去污泥壳(401)的上端上下贯通设有进水口二(403),所述进水口二(403)和净化结构(3)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去污泥壳(401)的下端上下贯通设有出水口三(404),所述出水口三(404)和排水口(501)上下连通,所述去污泥腔(402)的内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弧形过滤网(405),所述加料结构与去污泥腔(402)连通,用于向去除污泥的水体投加除臭剂和消毒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结构(6)包括风机(601),所述风机(601)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5)的上端中部,且风机(601)的进气口与外界空气连接,所述风机(601)的出气口连接有排气主管(602),且排气主管(602)上设有阀门(603),所述排气主管(602)贯穿所述净化壳(301)的下端进入过滤腔(304)与排气支管(604)连接,所述排气支管(604)上间隔均布连通有若干喷嘴(6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亮未来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吉亮未来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9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