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面显示面板的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曲面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0509.1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1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F9/30;H01L27/32;H01L27/1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瑞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显示 面板 成型 设备 及其 方法 | ||
公开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曲面显示面板;成型设备包括映射结构和顶升机构,映射结构包括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多个顶针,顶针一端被配置为与显示面板贴合,顶升机构包括底板组件和多个驱动件,显示面板包括对应不同底板的平面显示区和曲面显示区,底板组件包括多个底板,底板被配置为与相应的顶针的另一端贴合,任一底板独立地受一驱动件驱动;多个底板在对应的驱动件的作用下可对多个顶针进行分区驱动,可独立控制每一底板对应的顶针的移动位移,从而带动显示面板的相应区域上升不同的位移,从而精准控制显示面板的成型过程中的形态,降低显示面板在受力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能实现较好的成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面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曲面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面屏手机无法实现真正的100%全面屏,但四曲面手机搭配升降式或屏下摄像头则可以在视觉上实现真正的全面屏。但柔性显示模组想要实现四曲面,实现起来相当困难。柔性显示模组在进行3D贴合时四个角落会出现冗余部分,该部分会导致贴合褶皱,影响显示效果。且目前常规贴合方式是将显示模组贴到承载膜上,然后采用真空吸附或模具压合的方式进行四曲面成型。这些方式会存在成型方式的不可控,模压成型时对显示模组的造成损坏等问题,很难达到需求的四曲面贴合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曲面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的曲面显示面板的成型方式存在不可控的风险,会对显示面板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成型设备,包括:
映射结构,包括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多个顶针,所述顶针一端被配置为与显示面板贴合;
顶升机构,包括底板组件和多个驱动件;
其中,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多个底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面显示区和曲面显示区,所述平面显示区和所述曲面显示区对应不同的所述底板,所述底板被配置为与相应的所述顶针的另一端贴合,任一所述底板独立地受一所述驱动件驱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映射结构包括第一平面映射区、第二平面映射区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平面映射区和所述第二平面映射区之间的曲面映射区,所述第一平面映射区的所述顶针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平面映射区的所述顶针之间的间距均大于所述曲面映射区的所述顶针之间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组件包括一第一底板和多个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被配置为贴合所述第一平面映射区的多个所述顶针,所述曲面映射区包括多个子曲面映射区,每一所述第二底板被配置为对应贴合一所述子曲面映射区的多个所述顶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映射区的多个所述子曲面映射区依次环绕所述第一平面映射区,多个所述第二底板依次环绕所述第一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包括顶针主体、位于所述顶针主体一端的软垫、以及位于所述顶针主体另一端的润滑层,所述软垫用于与所述显示面板贴合,所述润滑层用于与相应的所述底板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垫的弹性模量为1~1.4GPa。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层的表面摩擦系数为0.02~0.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映射区的所述顶针的软垫的表面能小于与所述第一平面映射区的所述顶针的软垫的表面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映射结构通过粘胶层与所述显示面板贴合,所述曲面映射区的所述顶针的软垫不与所述粘胶层粘结,所述第一平面映射区的所述顶针的软垫与所述粘胶层粘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映射区的所述顶针的软垫掺杂有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