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连续DLP3D打印系统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5460.0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岳焕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29 | 分类号: | B29C64/129;B29C64/20;B29C64/264;B29C64/321;B29C64/35;B29C64/393 |
代理公司: | 南京佰腾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9 | 代理人: | 黄杭飞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连续 dlp3d 打印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连续DLP3D打印系统以及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Z轴驱动机构,所述Z轴驱动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成型平台,所述Z轴驱动机构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顶部设置有位于成型平台底部的成型料槽,所述成型料槽的底部设置有光路系统,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网框平移驱动装置,所述网框平移驱动装置上安装有移动网框机构。本发明解决了需要人工值守过多的依赖人工进行机械又重复的工作严重影响了打印效率和进程的问题,本发明中,打印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再进行重复的手动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错误,可以进行连续生产,无需工人值班看守,符合未来工业发展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连续DLP3D打印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3D printing,又称增材制造、积层制造)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众多,有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SLS)、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SLM)、熔融沉积式成型(FDM)、立体平板印刷(SLA)、数字光处理(DLP)等。其中使用较广泛更贴近大众生活的有DLP、SLA和FDM。以下主要介绍DLP技术。
DLP是“Digital Light Procession”的缩写,即数字光处理。也就是把影像信号经过数字处理后光投影出来,是基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开发的数字微镜元件——DMD来完成可视数字信息显示的技术。DLP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数字光源以面光的形式在液态光敏树脂表面进行层层投影,层层固化成型。DLP较其他类型的3D打印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没有移动光束,振动偏差小;有活动喷头,完全没有材料阻塞问题;没有加热部件,提高了电气安全性,打印准备时间短,节省能源,首次耗材添加量远少于其他设备,节省用户成本。其次,DLP可制造较为精细的零部件,如珠宝,齿科模具等。
目前,DLP型3D打印机大多数都是需要人值守的,一次打印完成后需要人工把成型平台取下,将打印好的工件铲下后,再将成型平台还原,然后洗干净多余的树脂溶液,再将工件放入固化箱进行二次固化,过多的依赖人工进行机械又重复的工作,严重影响了打印效率和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连续DLP3D打印系统以及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了需要人工值守过多的依赖人工进行机械又重复的工作严重影响了打印效率和进程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连续DLPD打印系统,包括Z轴驱动机构,所述Z轴驱动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成型平台,所述Z轴驱动机构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顶部设置有位于成型平台底部的成型料槽,所述成型料槽的底部设置有光路系统,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网框平移驱动装置,所述网框平移驱动装置上安装有移动网框机构,所述移动网框机构的后侧设置有位于底板顶部的超声波清洗装置,所述网框平移驱动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紫外固化箱,所述紫外固化箱的右侧设置有传送带机构,所述成型平台的底部成型有打印件,所述的外侧安装有PLC可编程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Z轴驱动机构包括安装背板、升降背板、导向装置、丝杆、驱动电机,所述安装背板的底部右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安装背板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安装背板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装置与安装背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背板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背板与导向装置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背板的右侧与成型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装置为导向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平台包括安装基板、成型基板、顶针机构、第一气缸、成型外壳、第四传感器,所述成型外壳的外侧通过连接杆与升降背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安装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与顶针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机构位于成型外壳的内侧,所述成型基板与成型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气缸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的固定端与安装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贯穿安装基板,所述成型基板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与顶针机构匹配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5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