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胺、亚精胺脂质体在抗氧化、抗衰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4501.4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5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松;李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8/14;A23L33/1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赵尊生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和***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胺 脂质体 氧化 衰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胺和/或亚精胺脂质体在抗氧化、抗衰老中的应用。它是以精胺和/或亚精胺为有效活性成分。精胺、亚精胺包裹于脂质体中,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精胺或亚精胺0.01~10%;脂质材料0.01~30%;余量为水溶液。本发明提供的精胺或亚精胺脂质体形态规则,平均粒径较小,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脂褐素和透皮吸收的能力。制得的脂质体能提高精胺、亚精胺的稳定性和透皮吸收性能,制备食用、药用或美妆用产品,尤其是透皮药物制剂和制备美妆产品,所制得的产品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功效且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胺、亚精胺脂质体在抗氧化、抗衰老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精胺、亚精胺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将其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食用、药用或美妆用组合物中的抗氧化、抗衰老的用途。
背景技术
精胺[Spermin, SPM, N,N’-双(3-氨基丙基)-1,4-丁二胺]与亚精胺[Spermidine, SPMD, N-(3-氨基丙基)-1,4-丁二胺]都属于脂肪族聚胺类化合物。因其最初是在人的精液中被发现而得名,存在于细菌和大多数动物细胞中,在调控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动物组织增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是重要的细胞生长和增殖因子。药理学研究表明,精胺、亚精胺还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功效。因此,将精胺、亚精胺开发成功能性食用、药用或美妆产品,用于抗氧化、抗衰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精胺、亚精胺等多胺类成分广泛存在于日常饮食中,且多胺的保健功效作用正在逐渐被科学所证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将日益广泛,故将多胺类成分应用于食用、药用和美妆产品领域发挥其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是安全且可行的。制备工艺便捷,存储条件简单且使用方便的上述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
精胺和亚精胺等多胺类成分具有优良的性质和功效,目前的研究多关注在精胺、亚精胺单体及其功能组合物的美白、对抗皮肤衰老等功效。但精胺和亚精胺在应用中存在局限性,如透皮吸收能力差,不利于人体吸收和在美妆产品中应用等。寻找理想优质的载体递送精胺、亚精胺,有效提高精胺、亚精胺的透皮吸收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专利CN109952096A公开了聚胺在用于诱导或促使皮肤变黑并调节黑素原生成的组合物和方法中的用途,所述方法包括施用多阳离子脂肪族胺,其中所述多阳离子脂肪族胺优选地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
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物质通过自组装形成具有双分子薄层结构的超微球状体,其粒径一般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之间。脂质体由类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膜将内外环境隔开,膜表面由亲水基团组成,膜内部由疏水链聚集而成,脂质体既能负载亲脂性物质,也能负载亲水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某些药物或化学成分递送进入细胞内部。脂质体具有被动靶向的特点,能够缓慢地释放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或化学成分的稳定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对局部疾病部位的靶向,降低药物或化学成分的毒性和刺激性等特点。因此,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及美妆产品工艺配方中。制备精胺、亚精胺脂质体可提高精胺、亚精胺的稳定性、穿透皮肤的能力和缓释的性能。因此,制备精胺、亚精胺脂质体及其在食用、药用和美妆产品中的应用将成为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胺、亚精胺脂质体和制备方法及精胺、亚精胺脂质体在抗氧化、抗衰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精胺、亚精胺脂质体形态规则,平均粒径较小,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脂褐素和透皮吸收的能力,提高了精胺、亚精胺的稳定性和透皮性能,弥补了精胺、亚精胺在制备食用、药用或美妆用产品中的不足,使其在上述产品中的应用更为方便合理和方便。只需将其与配方中的其他成分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精胺、亚精胺脂质体,它是以精胺、亚精胺为有效活性成分,精胺、亚精胺包裹于脂质体中,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精胺或亚精胺 0.01~10%
脂质材料 0.01~30%
余量为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未经天津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4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