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主切换动力的轮足式机器人腿部结构及轮足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4015.2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4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方;何朝银;姚国一;朱恩枭;黄良恩;成之煜;王森;王学军;张永霞;赵煜莹;莫翔;胡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主 切换 动力 轮足式 机器人 腿部 结构 | ||
1.一种自主切换动力的轮足式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切换辅助块(2)、动力机构(3)、大腿机构(4)、小腿机构(5)、轮式机构(6);
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两个动力源:
第一动力源用于带动小腿机构(5)、轮式机构(6)随大腿机构(4)转动,带动大腿机构(4)与动力切换辅助块(2)接触,辅助第二动力源实现将大腿机构(4)带动轮式机构(6)的转动切换为大腿机构(4)带动小腿机构(5)的转动;
第二动力源用于驱动大腿机构(4)带动小腿机构(5)的转动进行足式运动/驱动大腿机构(4)带动轮式机构(6)的转动进行轮式运动;用于驱动大腿机构(4)带动小腿机构(5)的转动进行抬升实现将大腿机构(4)带动小腿机构(5)的转动切换为大腿机构(4)带动轮式机构(6)的转动;
所述大腿机构(4)通过动力机构(3)中小腿及轮式电机(11)提供动力,驱动转杆上端同步带轮(17)转动,再通过同步带(18)将动力传到转杆下端同步带轮(19),从而带动动力传动齿轮(28)转动,动力传动齿轮(28)用于与小腿机构(5)中小腿动力齿轮(68)啮合实现足式运动,用于与轮式机构(6)中轮式动力齿轮(75)啮合实现轮式运动;
通过动力机构(3)中大腿电机(7)提供动力,使大腿机构(4)沿B方向转动,进而大腿撞块(24)与动力切换辅助块(2)的接触,该接触力使转杆(23)沿A方向转动,实现动力传动齿轮(28)与小腿动力齿轮(68)啮合,为足式运动提供动力,且通过转杆(23)沿A方向转动,换向杆(43)将力传递到换向齿轮(42)使换向齿轮(42)沿B方向转动,进而带动齿条(37)运动;当齿条(37)的伸出端受到来自小腿机构(5)中小腿撞块(65)的推力时,齿条(37)运动带动换向齿轮(42)沿A方向转动,换向杆(43)将力传递到转杆(23)使转杆(23)沿B方向转动,从而使动力传动齿轮(28)与轮式动力齿轮(75)啮合,为轮式运动提供动力;其中A方向为顺时针,则B方向为逆时针;或者A方向为逆时针,B方向为顺时针;
大腿机构(4)中的弹力系统在动力切换过程中先被压缩再恢复至原始状态,滑动板(32)一侧的滑动轴(50)先沿着滑动轨道(53)向下滑动再向上滑动,滑动板(32)另一侧的转杆限位轴(52)先与转杆定位孔后端(30)配合再与转杆定位孔前端(29)配合,实现动力传动齿轮(28)与小腿动力齿轮(68)啮合,或者滑动板(32)另一侧的转杆限位轴(52)先与转杆定位孔前端(29)配合再与转杆定位孔后端(30)配合,实现动力传动齿轮(28)与轮式动力齿轮(75)啮合;其中转杆定位孔后端(30)指向转杆定位孔前端(29)的方向为B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切换动力的轮足式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将大腿电机(7)作为第一动力源,将小腿及轮式电机(11)作为第二动力源,大腿电机(7)的输出端经电机连接器(10)与小腿及轮式电机(11)连接,小腿及轮式电机(11)为动力输出轴(12)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40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