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个BMS模块并联的电池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1707.1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6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王豫川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苏滁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ms 模块 并联 电池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多个BMS模块并联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策略预评单元、处理器、BMS控制组和状态同步单元;
所述策略预评单元用于获取所需的BMS模块数量,将其标记为策略数量,具体获取方式为:
按照用电范围最大值乘以1.2的方式获取到所需的BMS模块数量,此处即为将用电范围的最大值乘以1.2后得到的值,之后除以单个BMS模块的用电存量,得到的数值若存在余数则对该数值取整后加一,否则直接取该数值,此处默认所有的BMS模块的用电存量为充满状态,将该数量标记为策略数量;
所述策略预评单元用于将策略数量返回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到策略数量后会自动结合隔断单元、BMS控制组和状态同步单元进行用电随动控制,用电随动控制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获取到对应的策略数量;
步骤二:调用BMS控制组内的调用对应策略数量的BMS模块进行供电,将其余的BMS模块借助隔断单元进行隔断;
步骤三:之后将对应策略数量的BMS模块标记为受众模块;
步骤四:调用一隔断后的BMS模块,将其标记为后备模块;
步骤五:启动受众模块对受众对象进行充电处理,并在充电过程中实时获取到所有受众模块的用电存量,将其标记为Lj,j=1、...、m;此处Lj按照各个BMS模块并联的顺序依次标记,用电存量即为对应的BMS控制组内每个BMS模块所留存的用电量;
步骤六:获取危险范围和预警值;
步骤七:获取到用电存量Lj,当任意出现|Lj-Lj-1|≥预警值,j=2、...、m;且未达到危险范围时,产生一级补充信号,此时自动将Lj对应的BMS模块及其相邻的两个BMS模块隔绝,形成单独的并联组,让其进行充放电,达到性能差值小于等于X1时,才停止隔绝,重新融入整体的受众模块;X1值为管理人员预设数值;
当存在任意的|Lj-Lj-1|值处于危险范围内时,自动启动警报信号,将用电存量低的BMS模块单独隔绝出来,调动后备模块对其进行充电,直到满足|Lj-Lj-1|<预警值-5*X1;
步骤八:持续进行步骤七的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个BMS模块并联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的危险范围和预警值具体通过下述方式取得:
获取到最近的若干次BMS模块相互充放电引起的事故,对电池组造成损毁、引发火灾情况视为事故;
获取到在这些事故中每一次的BMS模块之间的性能差的具体数值,将其标记为性能差值;
对性能差值进行均值求取,将该值标记为标的值,之后获取到性能差值的最小值,将其标记为门槛值;将门槛值乘以预设系数得到预警值,此处预设系数通过多次实验借助反向结果推导得到;预设值为管理人员预设的数值;
将门槛值到标的值的范围标记为危险范围;
得到危险范围和预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个BMS模块并联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警报信号传输到提醒单元,提醒单元自动通知管理人员异常情况出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个BMS模块并联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MS控制组,该BMS控制组由多个BMS模块并联组成,其主要控制对应BMS模块的电池构成的电池组;
还包括场景获取单元和预评估单元,场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受众对象的用电需求,用电需求具体包括用电场景;场景获取单元用于将用电场景传输到预评估单元,预评估单元根据用电场景进行用电量初测,得到用电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个BMS模块并联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电量初测具体方式为:
1):获取到对应相同的用电场景的近四十次用电的用电量;将获取到所有的用电量数据标记为用电记忆数据组Yi,i=1、...、n;
2):之后获取到所有的用电记忆数据组Yi,对其进行均值求取,将得到的均值标记为界限值,将满足条件Yi-界限值≥0的用电量挑选出来,将其标记为潜在数据组;
3):对潜在数据组进行均值求取,将得到的值标记为测电估值;将潜在数据组内的最大值减去测电估值后乘以二,得到的值标记为允增值;
4):将测电估值到测电估值加上允增值的范围标记为用电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7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定点监控的动态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