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态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9109.0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文;吴名芝;金宇韬;方子豪;李秋键;马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751 | 分类号: | H04L12/751;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态 车载 以太网 交换机 报文 转发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态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该方法包括:构建网络拓扑模型,网络拓扑模型包括总网络,总网络包括若干网络节点,网络节点包括交换机;通过交换机通过识别车载以太网发出的报文中的VLAN ID信息,并为各个VLAN的数据流分别设置对应的转发规则;根据报文中的VLAN ID信息识别出对应的报文类型,并根据报文类型和转发规则向预设对应的报文目标端口静态转发报文数据。本申请提供的静态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报文转发方法能够根据上述报文类型和上述转发规则向预设对应的报文目标端口静态转发报文数据,从而能够实现在车载以太网中快速、高效以及可靠的转发报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态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及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的快速发展,车内电子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强。其中,车载以太网的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智能汽车的主干网络。并且随着TSN中无缝冗余技术的引入,车载以太网对于网络故障具备了更强的容错能力。
然而,现有的车内电子系统中的冗余链路会导致其内部的二层网络出现环路,并且在报文采用传统的转发机制进行发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广播风暴等问题,从而导致网络工作失效。现有技术虽然在TSN中的无缝冗余协议中引入了新的转发方法,可以消除网络中冗余链路带来的转发问题,然而却需要交换机的硬件支持,同时也会导致网络流量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因此无法应用于现有的车载网络中。
因此,如何在车载以太网中快速、高效以及可靠地转发报文成为一大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态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及计算机,以实现在车载以太网中快速、高效以及可靠的转发报文。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静态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报文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网络拓扑模型,所述网络拓扑模型包括总网络,所述总网络包括若干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交换机;
通过所述交换机识别车载以太网发出的报文中的VLAN ID信息,并根据所述VLANID信息为各个VLAN的数据流分别设置对应的转发规则;
根据所述报文中的VLAN ID信息识别出对应的报文类型,并根据所述报文类型和所述转发规则向预设对应的报文目标端口静态转发报文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建网络拓扑模型,从而能够实现信息之间的交互,进一步的,识别出车载以太网发出的报文中的VLAN ID信息,并为各个VLAN的数据流分别设置对应的转发规则,从而能够制定出与各个VLAN的数据流匹配的转发规则,最后根据上述车载以太网发出的报文中的VLAN ID信息识别出对应的报文类型,并根据上述报文类型和上述转发规则向预设对应的报文目标端口静态转发报文数据,从而能够直接将报文数据发送至报文目标端口,进而能够实现在车载以太网中快速、高效以及可靠的转发报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构建网络拓扑模型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星型网络、环形网络以及并型子网络;
按照预设程序将所述星型网络、所述环形网络以及所述并型子网络组合成所述网络拓扑模型。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交换机识别车载以太网发出的报文中的VLANID信息,并根据所述VLAN ID信息为各个VLAN的数据流分别设置对应的转发规则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交换机实时接收所述车载以太网发出的所述报文,所述报文包括MAC地址、VLAN以及长度信息,所述VLAN包括所述VLAN ID信息以及所述数据流;
识别出每一所述报文中的所述VLAN对应的VLAN ID信息,并根据所述VLAN ID信息按照预设程序设置对应的转发规则,以使所述VLAN的数据流根据所述转发规则进行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未经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9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式枕式包装机的热封切机构
- 下一篇:节能装置及液位稳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