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补全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44314.8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3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祺昌;户磊;化雪诚;王海彬;李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的卢深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7/13;G06T7/50;G06T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4 | 代理人: | 张婧 |
地址: | 23009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补全 方法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脸补全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滤波后的第一人脸框图进行边缘检测,确定强边缘点和弱边缘点;根据强边缘点对滤波后的第一人脸框图进行椭圆拟合,得到第二人脸框图;其中,第二人脸框图为闭合的椭圆线;根据强边缘点、弱边缘点和椭圆线,得到闭合的人脸轮廓;基于人脸轮廓,遍历红外图对应的深度图中各点的深度值,确定深度图中的空洞点;根据空洞点的邻域的深度值对空洞点进行插值,得到无空洞点的深度图,本申请的人脸补全方法,人脸补全过程便于实施,耗时很短,可以满足结构光相机对高帧率的要求,同时提升了人脸补全的精度,避免出现空洞修复的不规则蔓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补全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中,将二维的颜色信息输入计算机,可以告诉计算机物体的形状、颜色等,而将深度信息输入计算机,则犹如给计算机添加了一双手,让计算机拥有“触感”,能够感知物体的远近以及平面的凹凸性,带有触感的视觉信息无疑能够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增添许多有意义的应用。
结构光相机作为一种立体视觉相机,能够通过散斑图案实时的恢复物体的深度信息,在工作范围内,输出的人脸图具有毫米级精度,然是结构光相机在强光照的室外等场景下,强烈的光照会将红外散斑图案淹没掉,这会导致结构光相机输出的深度图出现大量空洞,甚至是人脸边缘残缺,大大降低结构光相机输出的深度图的质量,这样低质量的深度图将严重影响下层业务,如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等,对于深度图中的大量空洞,可以采用联合双边滤波算法,结合纹理信息和结构信息的方式来修复。
然而,采用联合双边滤波算法,结合纹理信息和结构信息的方式来修复深度图中的空洞,其中的联合双边滤波算法非常复杂,在此基础上还要提取纹理信息、结构信息,整个过程更加复杂,耗时很长,不能满足结构光相机对高帧率的要求,另外,当需要补全的深度图为人脸图像的深度图时,这种修复方法不够精细,容易出现空洞修复的不规则蔓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补全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人脸补全过程便于实施,耗时很短,可以满足结构光相机对高帧率的要求,同时提升了人脸补全的精度,避免出现空洞修复的不规则蔓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补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滤波后的第一人脸框图进行边缘检测,确定强边缘点和弱边缘点;其中,所述第一人脸框图为结构光相机输出的红外图的人脸区域;根据所述强边缘点对所述滤波后的第一人脸框图进行椭圆拟合,得到第二人脸框图;其中,所述第二人脸框图与所述第一人脸框图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人脸框图为闭合的椭圆线;根据所述强边缘点、所述弱边缘点和所述椭圆线,得到闭合的人脸轮廓;基于所述人脸轮廓,遍历所述红外图对应的深度图中各点的深度值,确定所述深度图中的空洞点;其中,所述空洞点的深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深度值阈值;根据所述空洞点的邻域的深度值对所述空洞点进行插值,得到无空洞点的深度图。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人脸补全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人脸补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的卢深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的卢深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4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