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新型环保纱管原纸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3876.0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翟冬雨;蒋旭;陈务平;姚利军;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11/08 | 分类号: | D21F11/08;D21H11/14;D21H17/69;D21H17/29;D21H17/68;D21H17/67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谈倩;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新型 环保 纱管原纸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新型环保纱管原纸的制造方法,涉及造纸技术领域,高炉炉渣经脱硫提纯处理后调质成对人体无害的矿物棉,碎浆机粉化后在贮浆池沉淀,与经过废纸破碎贮浆的浆池通过自动比例调节阀精确配比混合,采用阳离子淀粉和非离子型助剂进行搅拌,重新贮浆成池,通过抄片机、压光机、卷纸机、复卷机制做成低成本新型环保用纱管原纸,纸板经定量、厚度、环压指数、内结合强度等指标检验,满足了客户的使用要求,改善了我国造纸原料不足的现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成本新型环保纱管原纸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纸板及纸制品用量在稳步增长,纱管原纸的需求量尤为突出,我国每年纱管原纸用量约300万吨,采用木材及废纸原料生产,对环境影响巨大,纱管原纸广泛应用于化纤、纺织、薄膜等,对纸张的抗拉强度、环压强度等指标要求较高,开发高质量具有环保新型原料,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低成本新型环保纱管原纸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铁水出铁后将铁水渣分离,送至脱硫炉,加入液态石灰、Al2O3,采用高炉煤气加热,去除炉渣中硫及杂质;
S2、经过处理后的高温炉渣流入调质炉中制成无机棉,无机棉经碎浆机加水疏解,放入浆池贮存;
S3、以废纸为原料,碎解后放入废纸贮浆池贮存,对无机棉浆液与废纸浆液按5~10:85~90的比例进行精确配比形成新的浆池,采用阳离子淀粉1%~3%和非离子型助剂0.1%~0.8%进行搅拌,作为纱管原纸制作原料;
S4、配好的浆料通过多园网成型器上网脱水成湿纸页,复合后经三道大辊径压榨部脱水至干度45%~48%,进入干燥部蒸发去除水份至干度90%~92%;
S5、经干燥后送至压光机进行压光整饰纸的表面,提高纸的层间结合强度、紧度和耐破度;
S6、纸张经压光后经过复卷机进行复卷,制成纱管原纸,原纸退出卷纸轴后切成客户要求的纸卷尺寸,称重包装后入库、发货。
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对高炉炉渣进行环保处理,得到强度高、抗压性能优异的矿物棉,进行合理配比后,与废纸张原料浆池进行混合配浆,获得了新型制纸技术,有效降低了木材、废旧纸张的资源,提升了产品品质的同时提升了社会环境治理,有利于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所述的一种低成本新型环保纱管原纸的制造方法,制造无机棉用高炉炉渣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原料:CaO:30%~45%,SiO2:25%~40%,MgO:5%~15%,Al2O3:5%~15%,FeO:0.2%~0.8%,S:0.5%~1.5%,TiO2:0.50%~1.50%,余量为杂质。
前所述的一种低成本新型环保纱管原纸的制造方法,制造无机棉用高炉炉渣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原料:CaO:33%~43%,SiO2:31%~38%,MgO:8%~15%,Al2O3:9%~15%,FeO:0.3%~0.8%,S:0.7%~1.5%,TiO2:0.60%~1.50%,余量为杂质。
前所述的一种低成本新型环保纱管原纸的制造方法,制造无机棉用高炉炉渣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原料:CaO:30%~38%,SiO2:25%~33%,MgO:5%~10%,Al2O3:5%~12%,FeO:0.2%~0.5%,S:0.5%~1.2%,TiO2:0.50%~1.20%,余量为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3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燕麦肽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肺病康复用呼吸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