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影像科用影像投照角度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3790.8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桑胜;宋洛伟;刘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胜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张伟彦 |
地址: | 262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像 角度 | ||
本发明涉及影像投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用影像投照角度器。其技术方案包括:底板、竖板、弧形座、连接板与气缸,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齿轮,齿轮的下方设有齿条,齿条上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对称设有竖板,竖板的顶部焊接有弧形座,对称弧形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设置有齿轮。本发明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以机械驱动取代传统的人工调整,从而不仅减轻调节人员的工作负担,且提高了产品角度调整的精确性,本装置能够对调节板进行角度调整,从而能够在非使用状态下进行翻转,避免其表面发生损坏而影响投影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影像投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用影像投照角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头颅投照和胸部体层投照要求角度和位置准确,但在放射线投照工作中一般仅凭经验和简单的角度板以人工调整的方式来进行投照,不仅操作麻烦,且调整的角度精确性较差,影响临床诊断,延误临床治疗。
因此,如何对影像投照角度器进行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影像投照角度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影像科用影像投照角度器,包括底板、竖板、弧形座、连接板与气缸,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齿轮,齿轮的下方设有齿条,齿条上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对称设有竖板,竖板的顶部焊接有弧形座,对称弧形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设置有齿轮。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右侧壳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组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限位杆、限位套、连接柱、滑板与复位弹簧,所述凹槽的左侧内壁上焊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上套设有限位套,限位套的右侧外壁上焊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包括有套管与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周壁上转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正面与背面分别滑动连接于凹槽的正面与背面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滑板远离调节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于凹槽的左侧内壁上。
优选的,对称所述竖板之间焊接有位于底板上的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动板。
优选的,对称所述竖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多个所述撑杆的右端均固定连接于活动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以机械驱动取代传统的人工调整,从而不仅减轻调节人员的工作负担,且提高了产品角度调整的精确性,本装置能够对调节板进行角度调整,从而能够在非使用状态下进行翻转,避免其表面发生损坏而影响投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给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连接板和调节板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连接组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竖板;3、弧形座;4、连接板;5、连接组件;51、限位杆;52、限位套;53、连接柱;54、滑板;55、复位弹簧;6、调节板;7、齿轮;8、齿条;9、撑杆;10、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胜,未经桑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3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