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草提取物、烟草精制物及烟草精制物在加热不燃烧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41119.X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8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邹军;邹阳;陈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24 | 分类号: | A24B15/24;A24B3/12;A24B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魏坤宇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草 提取物 精制 加热 燃烧 中的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烟草提取物、烟草精制物及烟草精制物在加热不燃烧中的应用,烟草精制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萃取物A 35‑45份、萃取物B 21‑23份、萃取物C 18‑22份、增香剂7‑11份和普洱熟茶提取物5‑9份。本申请的烟草精制物具有改善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的香气和适口感的效果,添加烟草精制物的电子烟的感官指标分数均普遍高于应用对比例1‑4的感官指标分数,应用例1‑23电子烟的香气分数在8.34‑9.52分,而应用对比例1‑4的入喉感在7.15‑8.30分,应用例1‑23电子烟的香气分数明显高于应用对比例1‑4电子烟的香气,具有较为饱满的香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烟草提取物、烟草精制物及烟草精制物在加热不燃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经前人研究发现,在卷烟燃烧过程中会裂解产生含有大量有害化学成分的烟雾,普通卷烟燃烧的温度最高可达到900℃,而在370℃-600℃的区间温度便可产生200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焦油和苯酚等,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会大程度的损害吸烟者的健康,还会降低卷烟的口感,吸烟后产生的废气烟头还会污染环境。
近几年,为了满足吸烟者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电子烟是通过将烟弹里的烟草加热至雾化,在不燃烧烟草的前提下,将温度控制在220-350℃,让烟草能够散发类似普通卷烟的味道。由于无明火燃烧,且吸烟过程中温度降低,能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
然而,目前有较多吸烟者反映在抽吸加热不燃烧电子烟时存在烟叶香气量少、香气较弱和口感较差的问题,不能较好的满足吸烟者对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的口感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的香气和适口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烟草提取物、烟草精制物及烟草精制物在加热不燃烧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烟草提取物,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草提取物,其为萃取物A、萃取物B和萃取物C的混合物,所述萃取物A、萃取物B和萃取物C分别通过如下工艺萃取得到:
取烟草原料,90℃烘干,粉碎,备用;
烟碱、绿原酸、烟草精油和新植二烯提取:将上述粉碎后的烟草原料与夹带剂以1:4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混合物A;对混合物A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得到萃取物A;
茄尼醇提取:将上述粉碎后的烟草原料与夹带剂以1:3.5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混合物B;对混合物B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得到萃取物B;
类胡萝卜素提取:将上述粉碎后的烟草原料与夹带剂以1:3.5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混合物C;对混合物C进行CO2超临界萃取,获得粗制类胡萝卜素;将粗制类胡萝卜素经氧化铝柱层析,石油醚梯度洗脱,得到萃取物C。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临界流体萃取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提取分离技术,CO2化学稳定性好,不会污染产品,采用CO2作为流体萃取剂具有较强的溶解性和较高的萃取速度。夹带剂的加入可改变所要提取物质的溶解度,从而提高萃取效率。
对烟草中的香气主要成分烟碱、烟草精油、新植二烯、绿原酸、茄尼醇、辅酶Q10和类胡萝卜素进行提取。烟碱是烟草成分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占烟草生物碱的90%左右,直接影响着烟叶的质量,可增加电子烟的浓度和烟草本香,少量的烟碱使人兴奋、缓解压力,是满足吸烟者对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的口感需求的主要成分。
绿原酸是烟草中普遍存在的多酚类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其对烟气的感官品质具有很大影响,是判断烟草芳香气味的依据。烟草精油是烟草中的次生代谢物,主要由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成分组成,是烟草香味的主要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1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