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8746.8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1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蒋达博;史凌洋;范伟川;李永东;付春梅;张安玲;陈熙英;张利蓉;梁星;吴照军;赵余;武银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56;C08F222/38;C08F220/06;C08F222/20;C08F222/14;B01J20/2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穿心莲 内酯 印迹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穿心莲内酯和单体加入有机溶剂中预组装,再加入至含有改性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反相微乳体系中,最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于30~60℃聚合反应25~28h,然后除去穿心莲内酯,制得磁性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本发明制得的磁性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对穿心莲吸附速度较快,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且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磁性,应用该聚合物提取分离穿心莲内酯时,操作更为简便,且实现了选择性分离,得到了较高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穿心莲内酯具有广泛的临床适应症,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HIV和保肝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上针对不同疾病和以及不同药物剂型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加,因此对其制备研究也较多。有研究报道采用柱层析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穿心莲内酯,需大量溶剂解吸附分离后采用硅胶柱脱色,丙酮重结晶;也有报道通过集成溶剂除杂-溶剂萃取分离-柱层析-超临界流体抗溶剂结晶对穿心莲浸膏进行加工制备穿心莲内酯单体,其收率≥50%。上述工艺仍存在工业上分离纯化难度大,收率低,成品中残留较多有机物的缺点。现有技术还报道了一种穿心莲内酯的膜分离纯化工艺,但需压力设备。
分子印迹技术是以目标分子为模板,与功能单体通过非共价键或共价键结合,加入交联剂进行聚合,反应结束后洗脱模板分子,从而得到具有固定孔径大小和形状及有确定排列功能团的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耐酸碱、耐有机溶剂、热稳定性好、使用时间长等优点,并且具有较好的特异识别性能,从而应用于选择性富集、物质的分离等前处理中。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在Fe3O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特殊材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可通过外部磁场的磁力作用方便分离聚合物和目标化合物,能更好的应用于需求量多的目标中药化合物的分离。
但现有技术未见有将磁性纳米颗粒参与到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中的报道,因此,制备磁性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是十分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Fe3O4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形成壳核结构,将带有功能基团的颗粒通过共价键与聚合物单体连接并包埋到聚合物中,制得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稳定性好,不易泄露,且分离穿心莲内酯时吸附能力较强,用制备的聚合物从穿心莲提取液中纯化穿心莲内酯时方法简单,回收率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磁性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穿心莲内酯和单体加入有机溶剂中预组装,再加入至含有改性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反相微乳体系中,最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于30~60℃聚合反应25~28h,然后除去穿心莲内酯,制得磁性穿心莲内酯印迹聚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以穿心莲内酯为模板分子,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通过共价、非共价作用形成预聚合物,然后在交联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功能单体发生聚合,将模板分子固定在聚合物中,最后脱除模板分子,即聚合物材料上留下与模板分子在大小、形状和官能团的方向上都互补的空穴结构。空穴不仅保留了与模板分子化学结构互补的官能团的有序排列,也维持了它的整个空间构想,所以当聚合物材料再次遇到模板分子时,可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在聚合过程中,加入改性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后可通过外部磁场的磁力作用方便分离聚合物和目标化合物,能更好的应用于需求量多的目标化合物的分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安全快速放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