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尿液采集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8390.8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妙芳;金永楠;张腾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妙芳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B65H18/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甬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09 | 代理人: | 徐亚芬 |
地址: | 315614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尿液 采集 检测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尿液采集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筒体和防护盖,所述筒体中部的外侧壁上嵌设有微型面板,所述筒体的顶端安装有接口组件,且接口组件的顶部套接有防护盖,并且接口组件的内部安插有滴漏,所述筒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锂电池,且锂电池上方的筒体内部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顶端的一侧焊接有立板,且立板位置处设置有卷放机构。本发明不仅结构紧凑合理,便于拆装、更换,使得该装置的携带性和实用性更佳,而且改进了对试纸带的自动展开、位移及收纳功能,且试纸带为多段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尿液采集检测效率;还优化了光谱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尿液采集检测的工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尿液采集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尿液试纸检查作为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以尿常规检测为例,可以直观反映肾脏和泌尿道等方面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常规的尿液检测一般包括尿液的颜色、比重、透明度、酸碱度以及病理情况下各种管型相似物质等。
现有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尿液采集检测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112305234A,公开日期为2021-02-02,该专利技术中通过未测试纸收纳空间和已测试纸收纳空间的特殊设置,能够实现同一装置的未检测试纸收纳、尿液采样及尿液检测的同步进行。
但是与市面上的同类型装置相比,其体积依旧较为庞大,不便于随身携带使用,尤其是内置的试纸带的更换非常麻烦;而且未测试纸收纳空间和已测试纸收纳空间之间较为贴近,残余的尿液成分容易进入未测试纸收纳空间中造成污染;此外,该装置的光谱分析流程还需进一步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冗余环节,以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对。针对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自动尿液采集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尿液采集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随身携带使用、试纸放卷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尿液采集检测装置,包括筒体和防护盖,所述筒体中部的外侧壁上嵌设有微型面板,所述筒体的顶端安装有接口组件,且接口组件的顶部套接有防护盖,并且接口组件的内部安插有滴漏,所述筒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锂电池,且锂电池上方的筒体内部固定有托板;
所述托板顶端的一侧焊接有立板,且立板位置处设置有卷放机构,所述卷放机构包括微型电机、转轴、放卷轴、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收卷轴以及传动皮带,且试纸带的两端分别缠绕于放卷轴、收卷轴上,并且试纸带依次经过第一轮轴、第二轮轴以及第三轮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口组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上下两组环形沉槽,且筒体的顶端、防护盖的底端皆与对应的环形沉槽相互嵌合,方便逐段拆装,且密封性较好,所述托盘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嵌设有套圈,且滴漏的底部与套圈相互嵌合,方便滴漏的安装及更换,且滴漏不易晃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盘与套圈皆为硅胶材质,能够分别与筒体、防护盖以及滴漏紧密契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型电机固定于托板顶端的另一侧,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并且转轴的另一端与收卷轴的一端轴向连接,用于自动化驱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卷轴、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以及收卷轴皆轴向贯穿立板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用于减少传动摩擦,避免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卡顿,且放卷轴与收卷轴的另一端通过传动皮带相互连接,用于同步同向传动,并减少微型电机的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卷轴与第一轮轴之间的立板侧壁上焊接有隔板,避免尿液渗透到放卷轴周围造成污染,且隔板内部的两侧皆开设有供试纸带穿过的通槽,所述第二轮轴下方的隔板顶端安装有尿液分析探头,且尿液分析探头与试纸带垂直相对,用于实时检测尿液的显色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妙芳,未经胡妙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