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计算电子真空泵寿命要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7234.X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匡博;罗劲;奚乐;葛金生;张民;李占磊;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8/28 | 分类号: | F04C28/28;F04C23/02;F04C25/02;G06F30/17;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8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计算 电子 真空泵 寿命 要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子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计算电子真空泵寿命要求的方法。一种用于计算电子真空泵寿命要求的方法,包括电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S1,初始化设置;S2,整车生命周期制动减速度数据离散;S3,整车生命周期车速数据离散;S4,电子真空泵工作阈值数据离散;S5,真空度‑制动减速度变化曲线数据离散;S6,制动减速度与车速随机分配;S7,抽气速率曲线离散;S8,结束真空度P1的计算;S9,电子真空泵工作次数和时间更新;S10,更新真空度输入P1;S11,电子真空泵工作循环模拟。同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指导电子真空泵产品设计,缩短电子真空泵开发周期,并提高车辆的制动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计算电子真空泵寿命要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系统与车辆主动安全息息相关,稳健的制动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也是车辆开发阶段的在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制动过程采用真空助力,真空助力装置介于制动踏板和制动执行机构(制动器)之间,利用真空压差将踏板力放大,以达到制动效果,传统的燃油车采用发动机抽真空。
随着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比重增加。尤其是纯电动车没有发动机,无法采用传统方式提供真空压差,此时电子真空泵在真空助力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通过真空传感器监测增压器中真空的变化,从而确保在各种驾驶条件下的充分增压效果,确保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它也可以用在传统的燃油汽车上。
在每次制动后,助力器真空压差发生变化,电子真空泵可能参与工作,工作必然有寿命消耗,在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内,不同车型不同工况下的制动次数均不一样,电子真空泵的寿命消耗也不一样,即寿命要求不一样。而某一型号的电子真空泵设计好之后,实际寿命是固定的,那么电子真空泵的实际寿命能否满足寿命要求是很重要的,关乎产品的设计以及车辆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计算电子真空泵寿命要求的方法,可以指导电子真空泵产品设计,缩短电子真空泵开发周期,并提高车辆的制动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计算电子真空泵寿命要求的方法,包括电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S1,初始化设置:输入电子真空泵的初始真空度,制动次数,电子真空泵的初始工作次数和时间,根据需要选择制动减速度分布曲线、车速分布曲线、车速-阈值曲线、真空度-抽气速率曲线、真空度-制动减速度消耗曲线;
S2,整车生命周期制动减速度数据离散:根据车辆行驶工况,将连续制动减速度分布曲线离散,根据不同制动减速度占比次数,将其均匀离散在相应区间;
S3,整车生命周期车速数据离散:根据车辆行驶应用范围,将连续车速分布曲线离散,基于制动减速度次数N和对应车速分布比例,将车速均匀离散在相应区间;
S4,电子真空泵工作阈值数据离散:将车速-阈值曲线离散,使不同车速与电子真空泵的开闭阈值一一对应,用于确定电子真空泵在不同车速下的阈值,以判断制动后电子真空泵是否工作;
S5,真空度-制动减速度变化曲线数据离散:将真空度随制动减速度变化曲线离散,在不同的真空度输入下,确定真空度变化与制动减速度的关系;
S6,制动减速度与车速随机分配:每次计算将离散的制动减速度顺序和离散的车速顺序进行随机打乱,并随机配对,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的制动流程;
S7,抽气速率曲线离散:将抽气真空度-时间曲线离散,用于不同真空差下的时间插值计算;
S8,结束真空度P1的计算:基于制动前一刻开始的真空度P0,基于步骤S5中的真空度-制动减速度关系,计算出制动结束真空度P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7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