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具有生熟食兼备的食品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6991.5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玲;吴云云;孙运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玲;吴云云;孙运滨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G01N1/08;A23B4/00;A23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有生 熟食 兼备 食品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具有生熟食兼备的食品检测设备,包括工作箱、取样筒和保鲜槽,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取样筒,所述工作箱表面的底部设置有保鲜槽;所述工作箱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内部设置有透光板;所述工作箱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观察窗。本发明通过光源组件和透光板的设置,当工作人员需对食品的生熟进行检测时,观察窗、支撑板和光源组件的搭配工作,光源组件位于透光板的正下方,将该装置接入电源后,工作人员可将食品放置在透光板表面,光源组件可将光源照射至透光板,若放入肉类食品时,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观察窗对其进行观看,从而判断食品的生熟,进而使得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继而加快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具有生熟食兼备的食品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话题,国际上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微生物性危害、食品掺假和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现有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检测设备存在的缺陷是:
1、对比文件CN209327323U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设备,“包括机架、传送带、支架、从动轮及主动轮,传送带前后两侧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隔板一和隔板二,隔板一及隔板二之间设置有气缸一,气缸一驱动活塞杆伸缩,活塞杆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抓取食品盒的电磁铁,机架后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横梁,食品检测机固定设置于横梁上;电磁铁抓取食品检测机检测出的装有不良食品的食品盒,然后食品盒经过孔传送至下方的接料槽中,另外,食品检测用探针通过与滑块连接,通过气缸二的工作,随滑块二上下移动,对食品盒内的食品进行自动检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但是该装置不具有较好的生熟检测结构,使其难以对鸡蛋或肉类等食品做出快速判断,从而在实际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对比文件CN212458916U公开了一种具有食品检测取样的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和活动杆,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盘,且支撑盘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安装柱,所述活动杆位于安装柱的上方,且活动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盘。该具有食品检测取样的检测设备,与现有的普通食品检测设备相比,通过活动杆通过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活动杆通过第二连接盘与抽杆构成伸缩结构,使用者可将活动杆通过第一连接盘从第二连接盘上进行拆卸,从而可以提高更换零件的效率,同时使用者可通过调节抽杆的长度,从而实现活动杆的长度调节,使其能够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得支撑盘上升,并且使得样品进行分离”,但是该装置不具有较好的食品取样检测结构,使得工作人员难以对食品进行检测,从而影响工作质量;
3、对比文件CN109533592B公开了一种粉类食品检测用的抽样储存设备,“盒盖位于盒体的正上方并与盒体的顶部相互卡接,横向隔板横向安装在盒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中间隔离筒安装在横向隔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并贯穿横向隔板,两个内筒体对称安装在盒体的内侧并与横向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软储存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内筒体的内侧,两个内隔板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内筒体的内侧并分别与相对应的软储存机构外侧相连接。该粉类食品检测用的抽样储存设备,从而缩小了粉类食品在颠簸状态下细小固体的组成颗粒进行扩散的空间,不需要打开盒盖即可达到对粉类食品样品的抽取导出,从而保障粉类食品抽样样品组成成分检测的准确性”,但是该装置不具有较好的食品保鲜结构,使得工作人员难以为食品提供较为良好的存放环境,进而易使得食品出现损坏现象;
4、对比文件CN207472804U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设备,“包括检测仓、显示屏、输送带、控制按钮、电机、控制面板和射线管,所述射线管设置在所述检测仓的内顶部,且所述射线管通过螺栓与所述检测仓固定连接,所述射线管内包括阳极折射面和灯丝,所述灯丝设置在所述射线管的内部右侧,所述阳极折射面设置在所述射线管的内部左侧,且所述阳极折射面的折射端与所述灯丝的放射端在同一水平面并对应设置。通过X光的方式来对食品进行检测可以剔除食品内大量的杂质,增加食品的质量,设置了防护帘,保护长时间停留在附近的工作人员,减少被照射的剂量”,但是该装置的生熟检测结构不具有较好的拆卸结构,从而使得工作人员难以对其进行清理,进而影响后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玲;吴云云;孙运滨,未经李小玲;吴云云;孙运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6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