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面部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6209.X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3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水祥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20;A61K9/48;A61P17/1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面部 痤疮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面部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至少包括治疗前额部痤疮中药组合物,治疗两颊部痤疮中药组合物或治疗颏下口周部痤疮中药组合物中的一种;所述治疗前额部痤疮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枇杷叶5一15份,蒲公英15一45份,金银花10一30份,薏苡仁15一45份,夏枯草5一15份,连翘10一30份,皂角刺5一15份,浙贝母5一15份,牡丹皮10一20份和甘草5一10份;所述治疗两颊部痤疮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5一15份,黄芩15一25份,浙贝母5一15份,连翘10一30份,牡丹皮10一20份,赤芍5一15份,法半夏5一15份,蒲公英15一45份,甘草5一10份,薏苡仁15一45份,皂角刺5一15份和夏枯草5一15份;所述治疗颏下口周部痤疮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黄柏5一15份,知母5一15份,薏苡仁10一45份,浙贝母5一15份,夏枯草5一15份,蒲公英15一45份,皂角刺5一15份,牡丹皮5一15份,牡蛎15一30份和连翘10一30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面部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份称取枇杷叶、蒲公英、金银花、薏苡仁、夏枯草、连翘、皂角刺、浙贝母、牡丹皮和甘草,将取得的原料干燥后混合均匀进行研磨成粉,研磨后过50-100目药检筛制成中药粉,在紫外线杀菌灯下灭菌8h后得中间体I;
按重量份称取柴胡、黄芩、浙贝母、连翘、牡丹皮、赤芍、法半夏、蒲公英、甘草、薏苡仁、皂角刺和夏枯草,将取得的原料干燥后混合均匀进行研磨成粉,研磨后过50-100目药检筛制成中药粉,在紫外线杀菌灯下灭菌8h后得中间体II;
按重量份称取黄柏、知母、薏苡仁、浙贝母、夏枯草、蒲公英、皂角刺、牡丹皮、牡蛎和连翘,将取得的原料干燥后混合均匀进行研磨成粉,研磨后过50-100目药检筛制成中药粉,在紫外线杀菌灯下灭菌8h后得中间体III;
将中间体I,II,III 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混合制成口服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面部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为片剂、分散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凝胶剂或口服液体制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面部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中的片剂的制备过程如下:选取中间体I,II,III 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加入石膏粉、常用辅料和黏合剂混合,制粒、干燥后加入润滑剂,混匀,整粒,压片得片剂;所述常用辅料选用淀粉、糖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和甘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黏合剂选用蒸馏水或30%~70%乙醇溶液中的一种;所述润滑剂选用0.1%~1%硬脂酸镁、0.1%~3%滑石粉或0.1%~0.3%微粉硅胶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面部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中的软胶囊的制备过程如下:选取中间体I,II,III 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加入1%~15%聚乙二醇类、增塑剂、崩解剂、姜黄素、氧化铁、润湿剂和助悬剂,混匀,灌装软胶囊;所述增塑剂选用甘油或多元醇中的一种;所述崩解剂选用干燥淀粉或泡腾崩解剂中的一种;所述润湿剂选用30%~70%乙醇或液态石蜡中的一种;所述助悬剂选用蜂蜡、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水祥,未经顾水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62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冷却磨削砂轮
- 下一篇:一种光学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