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4809.2 | 申请日: | 2021-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邵永刚;赵增峰;周云云;李圣涛;潘天明;乐可科;师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艮威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5/18;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鲁勇杰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地基整平,测量划线,沿设计的基坑尺寸及位置,勾勒出基坑边缘;步骤2),沿基坑边缘开挖沟槽,泥浆护壁;步骤3),安装延伸至沟槽底部的浆料管;步骤4),向沟槽中投入粒径为8‑10cm的多孔石,形成碎石层,碎石层顶部低于沟槽顶部,碎石层顶部至沟槽顶部的竖直距离为5‑8cm,误差控制在1cm以内;步骤5),通过浆料管抽出泥浆;步骤6),通过浆料管注入水泥砂浆,拆卸浆料管,静置养护,形成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与基坑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8‑12cm;步骤7),设备进场,开挖基坑。本发明具有加快施工进程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的工程,基坑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之一,而随着社会发展,建筑密集度越来越大,基坑开挖时,施工面积通常较小,而由于深基坑深度较大,会使土壤形成较大的压力差,从而使得基坑侧壁容易坍塌、变形等导致土壤移动,土壤移动将影响周边建筑的地基基础,因此,基坑通常需要进行支护,以限制基坑侧壁的土壤变形,从而减少土壤移动,进而减少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基坑支护有多种方式,其中,地下连续墙由于刚度大、止水效果好,是基坑支护结构中最强的支护方式,但是,由于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沟槽,然后再浇筑混凝土拌和料,导致开挖沟槽时形成压力差,沟槽长度越长、深度越大,压力差就越大,沟槽侧壁就越容易坍塌以及越容易造成土壤变形,从而影响周边建筑,因此,沟槽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泥浆护壁,但在浇筑混凝土时,依旧需要对沟槽进行清理,即抽掉泥浆后再注入混凝土拌和料,而且混凝土拌和料刚注入时,强度较低,为了保障沟槽稳定,需要分段进行开挖、浇筑,导致施工进程缓慢,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加快施工进程,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地基整平,测量划线,沿设计的基坑尺寸及位置,勾勒出基坑边缘;
步骤2),沿基坑边缘开挖沟槽,泥浆护壁;
步骤3),安装延伸至沟槽底部的浆料管;
步骤4),向沟槽中投入粒径为8-10cm的多孔石,形成碎石层,碎石层顶部低于沟槽顶部,碎石层顶部至沟槽顶部的竖直距离为5-8cm,误差控制在1cm以内;
步骤5),通过浆料管抽出泥浆;
步骤6),通过浆料管注入水泥砂浆,拆卸浆料管,静置养护,形成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与基坑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8-12cm;
步骤7),设备进场,开挖基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骤4)在沟槽中投入粒径为8-10cm的多孔石,以利用多孔石制成沟槽侧壁,通过碎石层受力,使得沟槽侧壁土壤不易变形,从而可以在抽掉泥浆后,稳定制成沟槽侧壁,使得沟槽侧壁不会因为泥浆被抽走而产生过大压力差,从而使得沟槽不易坍塌,因此,使得沟槽可连续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采用泥浆护壁,保障沟槽稳定性,开挖完毕后,投入多孔石以作为骨架,即可抽掉泥浆,然后注入水泥砂浆,使得沟槽开挖作业无需分段进行,也无需分段等待混凝土固化,使得施工进程得以加快,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采用大直径的多孔石,由于多孔石直径大,重量相对更大,在沟槽中运动空间相对减少,使得多孔石不易移位,若干多孔石堆积在沟槽中后,不易发生沟槽侧壁变形而挤压多孔石导致碎石层被挤出沟槽上方的现象,保障了稳定支撑沟槽侧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艮威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艮威水利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