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统唤醒压电麦克风模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33313.3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嵩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7/02 | 分类号: | H04R17/02;H04R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罗泳文 |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唤醒 压电 麦克风 模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唤醒压电麦克风模组,包括:唤醒压电麦克风,用于接收到声波后产生唤醒电信号;唤醒芯片,用于接收唤醒电信号,并对唤醒电信号进行阈值判断,若唤醒电信号大于阈值时,向电源电压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电压给拾音麦克风和处理芯片供电,若唤醒电信号小于阈值时,向电源电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电压不给拾音麦克风和处理芯片供电;拾音麦克风,用于在电源电压供电后,拾取外界声信号,并将外界声信号转化成拾取电信号;处理芯片,用于接收拾取电信号,并对拾音麦克风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至终端设备;唤醒芯片的谐振频率小于拾音麦克风的谐振频率。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功耗以及提高系统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声音传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系统唤醒压电麦克风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和穿戴设备的流行,人们与移动设备和穿戴设备的交互也越来越频繁,声音作为一种传统的人与人的交互方式,也逐渐在人机交互中显示出重要性,比如现有的语音唤醒,语音识别指令能够在不触及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控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为了能够实时的获取用户的声音信号,现有的麦克风需要一直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以实时监听语音信号,增加了麦克风功耗。
事实上,男性声音的基频在85~180Hz,女性声音的基频在165~255Hz。人类实际的发声频率是基频的高次谐波,且能量最高的区域不在基频。人声主要区分为元音和辅音,元音频率能够达到4000Hz,辅音频率能够达到6000Hz。在早期的电话技术中,语音频带范围约为300~3400Hz。
人类对声音的感知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大声说话能够达到60dB。移动设备和穿戴设备上的麦克风设计主要是拾取人声,包括语音指令、通话、录音等。目前主流的压电麦克风谐振频率在14KHz左右。
压电式麦克风为了保证灵敏度响应曲线的平坦,需要压电麦克风的谐振频率控制在工作频率以上,这就使得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由于远离谐振频率,压电麦克风的灵敏度较小,在实际应用时,需要使用放大器将电信号放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唤醒压电麦克风模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电麦克风模组灵敏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唤醒压电麦克风模组,所述系统唤醒压电麦克风模组包括:唤醒压电麦克风,用于接收到声波后产生唤醒电信号;唤醒芯片,连接于所述唤醒压电麦克风,用于接收所述唤醒电信号,并对所述唤醒电信号进行阈值判断,若所述唤醒电信号大于阈值时,向电源电压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源电压给拾音麦克风和处理芯片供电,若所述唤醒电信号小于阈值时,向电源电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电压不给拾音麦克风和处理芯片供电;拾音麦克风,连接于所述唤醒芯片,用于在电源电压供电后,拾取外界声信号,并将所述外界声信号转化成拾取电信号;处理芯片,连接于所述拾音麦克风,用于接收所述拾取电信号,并对所述拾音麦克风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至终端设备;所述唤醒芯片的谐振频率小于所述拾音麦克风的谐振频率。
可选地,有别于常规麦克风工作在平带,所述唤醒压电麦克风工作在谐振模态,其谐振频率为2000Hz~4000Hz。
可选地,所述唤醒芯片包括基体、压电悬臂梁和电极结构,压电悬臂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体上,另一端悬空,所述电极结构设置于所述压电悬臂梁表面。
可选地,所述压电悬臂梁在所述电极结构的区域具有多个镂空区,使所述电极结构分割成独立排布的多个电极单元区,且所述电极单元区通过导线串联并工作在谐振频率附近,以增强唤醒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唤醒芯片包括基体、压电片和电极结构,所述基体为环形基体,所述压电片的周缘连接于所述环形基体上,所述电极结构为环形电极,所述环形电极设置于所述电极结构的外周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