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同步冗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3260.5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1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邵忠俊;李彬;王文伟;张博;艾小强;张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6 | 分类号: | G06F11/16;G06F1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赵逸宸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锦业二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同步 冗余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冗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为解决目前各工业领域中采用的容错计算机,使用时灵活性较差,仍然无法保证数据安全可靠传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数据同步冗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采用2乘2取2安全计算机结构,同时运行,一个拥有控制权,另一个拥有监视权,在一个计算机系统内设置两个通道,两个通道采用相同的硬件设计、采集相同的数据,且运行相同的软件,在数据传输中,只有两个通道一致时,相应计算机系统才会输出,否则,也将控制权交给另一个计算机系统,实现了硬件结构冗余。两个计算机系统的同步设计可采用信号灯同步和数据同步方式相互结合的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冗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同步冗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各种工业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银行及电厂等高安全行业,均对其行业内使用到的电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容错计算机的出现,取代了双机热备产品,在高安全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现有的容错计算机虽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但这种计算机在使用时灵活性较差,而且仍然无法保证数据安全可靠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各工业领域中采用的容错计算机,使用时灵活性较差,仍然无法保证数据安全可靠传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数据同步冗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从硬件架构、操作系统、控制算法三方面出发,最大限度提高了系统的冗余度,保证冗余系统输出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同步冗余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两个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
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安全输出板、相互通信的命令通道和监控通道,以及与命令通道相互通信的第一故障检测板、与监控通道相互通信的第二故障检测板;
所述命令通道和监控通道采用相同的硬件设计、采集相同的数据,且运行相同的软件;
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板分别用于记录命令通道和监控通道的故障情况,并将故障情况发送至安全输出板;
所述安全输出板,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板发送的故障情况,并根据故障情况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递;
所述服务板,用于两个计算机系统的状态控制输出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命令通道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所述监控通道采用Vxworks操作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命令通道和监控通道通过CCDL或者以太网相互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数据同步冗余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自检
S1.1,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命令通道和监控通道分别发送一组相同的预设数字信号;
S1.2,命令通道和监控通道初始同步
使命令通道和监控通道进行双握手同步,若两次握手的等待时间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执行步骤S1.3;否则,第一故障检测板和第二故障检测板记录初始同步故障,相应计算机系统放弃控制权;
S1.3,命令通道和监控通道周期同步
在预设数字信号每个周期开始时,使命令通道和监控通道进行同步握手,若两次握手的等待时间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继续传送数据;否则,在第一故障检测板和第二故障检测板的周期同步失败计数器上加1,并重新启动预设数字数据周期;
步骤S1.3执行过程中,若周期同步失败计数器上的数字达到预设值,停止传送,相应计算机系统放弃控制权;
S1.4,数据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2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