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陡掌子面蛛网式景观生态绿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2208.8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曹鹤;刘文涛;王国晨;李贝德;刘彦林;赵小勇;邢艳;曹策;刘杨;范自浩;杨青峰;何文明;张志强;董庆龙;郑爽;刘行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鹤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E02D3/00;A01G9/00;A01G9/12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51 | 代理人: | 侯迎新 |
地址: | 05008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陡掌子面 蛛网 景观 生态 绿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陡掌子面蛛网式景观生态绿化系统,包括锚固于高陡掌子面的基岩上的多个分别种植有藤蔓植物的外悬式绿化生态穴,相邻的外悬式绿化生态穴分别经第一刺绳连接,且第一刺绳于基岩表面上延伸,第一刺绳与基岩表面的间隔为2‑5cm,且第一刺绳与外悬式绿化生态穴构成覆盖于基岩表面的蛛网状结构,选取不同的藤蔓植物7种植,形成生态壁画。本发明在外悬式绿化生态穴的基础上,通过第一刺绳将基岩上的外悬式绿化生态穴进行连接,利用第一刺绳牵引藤蔓植物的主枝生长,同时利用爬藤类的侧枝生长能力、对岩壁的吸附能力和植物自身的形态特征,对岩面进行覆盖,从而在岩质边坡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生态景观。本发明适用于坡度大于60°的岩石结构面的绿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陡掌子面蛛网式景观生态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高陡岩质边坡成为制约矿山绿化的瓶颈,基岩裸露无储存土壤条件,北方地区干旱少雨,水分不足。常规方法有重新开采台阶,混凝土格构,悬臂式台阶等方式绿化,做种植孔等,这些技术方法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施工痕迹明显,对掌子面存在二次破坏,且这些工程在植物选取上单一,景观性极低,在植物生长条件中也只是简单的覆土,未对植物生长土做过多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陡掌子面蛛网式景观生态绿化系统,用以解决高陡岩壁上苗木种植后前期养苗问题,并节约施工工期,降低人工痕迹,并充分利用岩面微地貌,避免对山体造成二次破坏,综合考虑植物生长特性,调配出适合本生态景观绿化系统中适合藤蔓植物7生长的基质配比,在了解不同藤蔓植物7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需求种植,从而形成生态壁画,可大大提升高陡岩壁绿化后的景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陡掌子面蛛网式景观生态绿化系统,包括锚固于高陡掌子面的基岩上的多个分别种植有藤蔓植物的外悬式绿化生态穴,相邻的外悬式绿化生态穴分别经第一刺绳连接,且第一刺绳于基岩表面上延伸,第一刺绳与基岩表面的间隔为2-5cm,且第一刺绳与外悬式绿化生态穴构成覆盖于基岩表面的蛛网状结构,选取不同的藤蔓植物7种植,形成生态壁画。
进一步的,各第一刺绳的绳体间隔固定于基岩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悬式绿化生态穴包括一端锚固于高陡掌子面的基岩内的多根锚固钢筋,且所述多根锚固钢筋不共面,相邻的锚固钢筋伸出基岩外的部分经刺绳链接形成枝条生态围挡,且枝条生态围挡通过植物枝条围构成生态种植穴,于所述种植穴内填装有生态种植盆,于所述生态种植盆内填充有基质,于所述基质上种植有藤蔓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枝条为生产中就地取材的无刺较柔软的当年生的荆条或榆树或柳树的枝条。
进一步的,所述藤蔓植物包括爬山虎或五叶地锦或凌霄等可缠绕或吸附生长的藤蔓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钢筋为4根且呈四边形设置。
进一步的,各所述锚固钢筋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且锚固钢筋外露的部分向上倾斜。
进一步的,生态种植盆的盆体为无纺布材料制成的盆状结构。
进一步的,于所述基质上铺设有一层碎石层或者透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鹤,未经曹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2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