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石矿山遗弃地乡土植物生态喷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2083.9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3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应嘉骏;张凌啸;褚伊莹;林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7/20;A01C15/00;B01F27/7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石 矿山 遗弃 乡土 植物 生态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采石矿山遗弃地乡土植物生态喷播设备,属于矿山客土生态复绿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定位装置、储料装置、加料导料装置和喷播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撑定位装置上,且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内通过隔板分隔成第一储料腔和第二储料腔,第一储料腔用于存储草种、肥料和活性钙,第二储料腔用于存储保水剂、木纤维和粘合剂;所述加料导料装置包括加料斗、导料管、第一落料管和第二落料管,所述加料斗固定设置在导料管顶端。本发明对草种以及覆盖层保水材料分层喷播,既保障了草种正常生长需要的肥料,覆盖层材料又能覆盖在草种外侧,保水防蒸发,提高了草种的成活率,无需接触其它设备对物料进行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喷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采石矿山遗弃地乡土植物生态喷播设备,属于矿山客土生态复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石矿山遗弃地具有坡度大,水分、养分、土壤供给困难,立地条件极差,夏季辐射热高,气温干燥,地质结构不稳定,浮石多可供植物扎根的土壤少,在复绿过程中,栽种的绿植根系与底层岩石的接触面积不大,容易发生脱落,而且人工栽种效率过低,为了尽快达到生态复绿目的,往往需要采石矿山遗弃地乡土植物喷播设备向遗弃地喷播草种。
现有的采石矿山遗弃地乡土植物喷播设备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大多是将草种、营养液以及草种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液与水混合形成混合浆喷射在遗弃地上,草种表面缺少覆盖层保水材料,喷播的水分很容易被蒸发,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也大大影响草种存活率,不利于遗弃地土壤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草种表面缺少覆盖层保水材料、影响遗弃地土壤改善效率的缺陷,从而提出采石矿山遗弃地乡土植物生态喷播设备,实现采石矿山遗弃地的生态复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采石矿山遗弃地乡土植物生态喷播设备,包括支撑定位装置、储料装置、加料导料装置和喷播装置。
所述储料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撑定位装置上,且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内通过隔板分隔成第一储料腔和第二储料腔,第一储料腔用于存储草种、肥料和活性钙,第二储料腔用于存储保水剂、木纤维和粘合剂;
所述加料导料装置包括加料斗、导料管、第一落料管和第二落料管,所述加料斗固定设置在导料管顶端,加料斗内的物料经由导料管分别进入第一落料管和第二落料管内,第一落料管内的物料进入第一储料腔,第二落料管内的物料进入第二储料腔内,第一落料管和第二落料管上均设置有对应的阀门,阀门用以控制第一落料管和第二落料管的开启和关闭,导料管内设置有对应的导料混合组件。
优选地,所述导料混合组件包括第四电机、第一转柱、第二转柱、第一圆齿轮、第二圆齿轮、第一送料螺杆和第二送料螺杆,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均与导料管端壁转动连接,第四电机用以驱动第一转柱转动,第一圆齿轮和第二圆齿轮分别套设在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上,第一圆齿轮和第二圆齿轮配合使第一转柱转动带动第二转柱转动,第一转柱与第一送料螺杆固定连接,第二转柱与第二送料螺杆连接,第一送料螺杆和第二送料螺杆用以对导料管内的物料进行混合导料。
优选地,所述加料斗一端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加料斗内设置有粉碎杆,粉碎杆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粉碎叶,第三电机输出轴驱动粉碎杆转动从而带动粉碎叶转动,对加料斗内的物料进行粉碎处理。
优选地,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包括底板、第一电机、夹紧板、调节腔、转杆、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丝杆和移动块,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底板外侧壁上,转杆插入到调节腔内,第一电机驱动转杆转动,第一斜齿轮固定套设在转杆上,第二斜齿轮固定设置在丝杆端壁上,丝杆与调节腔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斜齿轮通过与第二斜齿轮配合将转杆的转动传递给丝杆,移动块与丝杆螺纹连接,连接杆固定设置在移动块远离第二斜齿轮的一侧,连接杆贯穿调节腔侧壁与夹紧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储料箱之间通过过渡支撑部连接,调节腔内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支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2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地现场自动化施打结构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湿器的聚能环及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