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HPLC-UV法同时测定赤松茸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031133.1 申请日: 2021-09-03
公开(公告)号: CN113866287A 公开(公告)日: 2021-12-31
发明(设计)人: 王志尧;王韬;常霞;魏磊;景炳年;周雍;姜晓;谢晓阳;梁雅辉;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06;G01N30/86
代理公司: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理人: 杨海霞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hplc uv 同时 测定 赤松 中黄 嘌呤 次黄嘌呤 含量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法同时测定赤松茸干品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通过HPLC‑UV联用检测技术,建立了一测多评含量测定的方法,实现了仅采用其中一种嘌呤标准品,确定该嘌呤标品与赤松茸供试样品中其它三种嘌呤成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通过计算便捷地对赤松茸供试样品中的四个嘌呤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降低了标准品成本,简化了实验步骤,能够准确地评价赤松茸产品的品质。目前还赤松茸及其相关产品还没有检测标准,本发明可以用于赤松茸的质量控制,对赤松茸的研究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赤松茸中嘌呤类成分含量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PLC-UV法同 时测定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松茸(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大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 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斐氏假黑伞,因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 国家推荐的菇种之一,该菇种1980年在我国成功人工引种栽培,目前已成为国际菇类交易 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现有文献报道,赤松茸中含有多糖、甾醇、黄酮、酚类物质、凝集 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抑制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嘌呤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是构成生命密码-核酸的重要物质。许多食用菌类含 有嘌呤类化学成分,但不同品种的菌类含有的嘌呤含量差别比较大。尿酸(Uricacid,结构 见图1),作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一种三氧基嘌呤,微溶于水,易形成晶体。如果体内 产生的尿酸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滞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 大于7毫克/分升时会导致人体体液变酸,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另外,血液中尿酸 盐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还有可能引起痛风肾病。所以高嘌呤饮 食,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尤其对痛风患者,更应该控制饮食中嘌呤的摄入。常见的嘌呤有 四种,即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结构见图1)。但赤松茸中是否含嘌呤类成 分还未见诸报道。因此,随着赤松茸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赤松茸作为食材进入越来越多家 庭的餐桌,甚至被用于商业食品的原材料,测定嘌呤的含量对赤松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这四种嘌呤结构式相近,极性都 很大,且在赤松茸中的含量很低,常规的色谱方法很难实现四者的基线分离。目前还没有针 对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嘌呤类成分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见诸报道。其它食用菌虽然有 嘌呤含量的检测方法,但多存在样品前处理方法繁琐、检测操作过程复杂等缺陷。同时针对 每一种嘌呤都需要与其相同的高纯度标准品,而符合含量测定的高纯度标准品很难获得,因 此检测成本很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法同时测定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黄嘌呤、鸟 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定性定量检测的技术方法,通过HPLC-UV联用检测技术,建立了 一测多评含量测定的方法,实现了仅采用其中一种嘌呤标准品,便捷地同时对赤松茸及其衍 生物供试样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嘌呤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操作 简单,灵敏度高,只需要一种标准品,降低了标准品成本,简化了实验步骤,能够准确地评 价赤松茸产品的品质。针对目前还没有定性定量检测赤松茸及其相关产品中嘌呤类物质的方 法的现状,本发明可以用于赤松茸的鉴别与质量控制,对赤松茸的研究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针对目前还没有针对赤松茸及其衍生物中嘌呤类 成分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现状,提供一种仅需要一种标准品同时定性定量测定赤松 茸干品中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等四种嘌呤的方法,该方法基于HPLC-UV联 用检测技术,建立了一测多评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仅采用其中一种嘌呤标准品,得到该嘌 呤标准品与赤松茸或其衍生物供试样品中其它三种嘌呤成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 时间,最后通过计算便捷地同时对赤松茸供试样品中的四个嘌呤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未经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