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电能传输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动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28873.X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何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02;H01B1/02;H01B7/17;H01B7/28;H01R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赵燕力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电能 传输 系统 充电 装置 电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能传输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动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电能传输系统包括充电连接部(1)和电能传输导轨(2),电能传输导轨(2)的一端与充电连接部(1)一端连接。该用于车辆的电能传输系统的优点在于,在大电流充电过程中导电性能优异、重量轻、成本低、避免电磁干扰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车辆的电能传输系统,还是一种充电装置,更是一种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环保要求的提高,电动汽车发展迅速。电动汽车动力来源主要为电池,当电池电量耗尽后,给其蓄能充电的系统是电动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充电系统主要包含充电插座、电线、连接器。当前充电系统的电线主要为铜线束,其连接方案主要为:电线两端与端子连接,然后两端分别与充电座和连接器连接,连接器公端与母端配合后对电池进行充电。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最短的时间内充满电是客户们的主体需求,为满足此种快速充电需要加大电流输入,从而需要加大电能传输系统束的线径,导致铜线束尺寸增大,其成本和重量均显著增加。
当大电流通过电能传输系统时,会对其它零部件产生电磁干扰,为避免这种电磁干扰,需要在电能传输系统外侧增加屏蔽层,这种屏蔽高压线束使其成本及重量显著增加。
目前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过程中,大电流带来了电能传输系统的高发热量,为了降低高压线束的热量通常采用增加线径的方式,使导线电阻减小,减小热量产生,但这种方式使高压线束的成本及重量显著增加。
因此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急需一种导电性能优异、重量轻、成本低、避免电磁干扰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电能传输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电能传输系统的成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能传输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动车辆,该用于车辆的电能传输系统的优点在于,在大电流充电过程中导电性能优异、重量轻、成本低、屏蔽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电能传输系统的温度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电能传输导轨和与外界充电系统相连接的充电连接部,电能传输导轨的一端与充电连接部的一端相连接。
电能传输导轨为交流电能传输系统;
或,电能传输导轨为直流电能传输系统;
或,电能传输导轨为交流电能传输系统和直流电能传输系统。
在以X、Y、Z轴为坐标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电能传输导轨含有Z方向折弯段和/或XY方向折弯段。
Z方向折弯段的弯曲角度为0°-180°,XY方向折弯段的弯曲角度为0°-180°。
所述电能传输导轨至少含有一个螺旋部。
所述螺旋部的螺距大于等于8mm。
电能传输导轨含有扁条形的电能传输本体,所述电能传输本体的材质含有铝、磷、锡、铜、铁、锰、铬、钛和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电能传输本体的材质含有铝。
所述电能传输本体的抗拉强度为30MPa-230MPa。
所述电能传输本体的抗拉强度为40MPa-170MPa。
所述电能传输本体的断裂伸长率为2%-60%。
所述电能传输本体的硬度为8HV-105HV。
所述电能传输本体的硬度为10HV-55HV。
所述电能传输本体的晶粒大小为5μm-200μm。
电能传输导轨的另一端与车辆供电单元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88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