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泥浆液冷却装置及钻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7280.1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5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邵望洋;许超;李鹏飞;侯忠华;高国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冯瑛琪 |
地址: | 05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泥浆 冷却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泥浆液冷却装置,包括筛斗、接收斗和冷却装置,所述接收斗和筛斗均为槽体形且槽口均朝上,所述筛斗位于所述接收斗的上方,所述接收斗的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浆口,所述筛斗的底壁上布满上下贯穿的筛孔,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接收斗和筛斗之间的一侧,钻井井口溢出的钻井泥浆液排放至所述筛斗内,并由筛斗滤除钻井泥浆液中的颗粒性渣滓后经筛孔下落至所述接收斗内,所述冷却装置用以对下落的钻井泥浆液进行冷却降温,如此可由筛斗对钻井泥浆液进行过滤,而筛斗上的滤孔使得钻井泥浆液呈线条状流经筛斗和接收斗之间,再由冷却装置对过滤后的钻井泥浆液进行冷却,且其冷却效果好,钻井泥浆液在筛斗和接收斗之间分散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井泥浆液冷却装置及钻井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温地热(干热岩)井泥浆循环过程中,因孔内温度过高,泥浆循环过程中对泥浆的降温效果至关重要,且高温环境中钻具、泥浆泵等设备及工器具易损件(橡胶件及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减少,造成更多的维修使用成本,而正常钻进循环过程中泥浆出口温度能高达93-100°,而泥浆循环后其温度降低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对钻井泥浆液进行降温并筛除其中的颗粒性渣滓的钻井泥浆液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钻井泥浆液冷却装置,包括筛斗、接收斗和冷却装置,所述接收斗和筛斗均为槽体形且槽口均朝上,所述筛斗位于所述接收斗的上方,所述接收斗的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浆口,所述筛斗的底壁上布满上下贯穿的筛孔,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接收斗和筛斗之间的一侧,钻井井口溢出的钻井泥浆液排放至所述筛斗内,并由所述筛斗滤除钻井泥浆液中的颗粒性渣滓后经筛孔下落至所述接收斗内,所述冷却装置用以对下落的钻井泥浆液进行冷却降温。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筛斗对钻井泥浆液进行过滤,而筛斗上的滤孔使得钻井泥浆液呈线条状流经筛斗和接收斗之间,再由冷却装置对过滤后的钻井泥浆液进行冷却,且其冷却效果好,钻井泥浆液在筛斗和接收斗之间分散均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筛斗内还可设置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两端位于所述筛斗外,所述冷却盘管的一端用以通入冷却水,所述冷却盘管的另一端用以排出冷却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通过冷却盘管来对筛斗内的钻井泥浆液进行进一步的冷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内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盘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却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内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水箱内的冷却水可自然冷却并经水泵进行循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筛斗与接收斗之间的垂直间距为0.5-2m。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高度适中且有利于整个钻井泥浆液冷却装置结构更加紧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为风机,所述冷却装置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筛斗和接收斗之间,其用以增大所述筛斗与接收斗之间的气流流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风量大,且冷却效果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竖向设置且为筒形的罩壳,所述罩壳的上下端敞口,且所述筛斗安装在所述罩壳的上端,且所述筛斗的筛孔均与所述罩壳内贯通,所述罩壳的下端与所述接收斗的的槽口连接并贯通,所述罩壳的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冷却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罩壳的进风口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进一步的提高其冷却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对钻井泥浆液进行冷却并对钻井泥浆液中的固体颗粒渣滓进行滤除的钻井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