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外观检测的塑料二次加工用接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7028.0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杰 |
主分类号: | B29C65/20 | 分类号: | B29C65/20;B29C65/78;B29C65/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观 检测 塑料 二次 工用 接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外观检测的塑料二次加工用接合装置,将底座放在桌面上,所述底座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包括:横板,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右侧,所述横板的顶部和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横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丝杆,凸透镜,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侧;固定盘,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该可对外观检测的塑料二次加工用接合装置,底板的前侧设置有凸透镜,且凸透镜通过滑槽和底板之间构成可滑动结构,这样在塑料制品接合后,可以将凸透镜移动至底板的前侧来,对塑料制品进行更加细致的观看,相比于正常情况下的观看检测,更加清楚,从而保证塑料制品后期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二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外观检测的塑料二次加工用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塑料的二次加工包括对塑料的接合、修饰和装配等,二次加工的塑料一般是成品或半成品的,其中接合包括焊接和粘接,焊接是指将塑料的连接端通过热熔后连接在一起,因此这种方式也可称为热熔焊接。
如公开号为CN208795673U,一种塑料瓶外观检测系统,通过螺纹调节的调节板来连接安装板,结合齿轮齿条机构带动的推板结构,可以调节伸出的位置,改变于拍照位置的间距,对不合格的塑料瓶进行剔除,但是现有的塑料二次加工接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不便于对塑料制品的外观进行检测,即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会出现裂痕、皱折等现象,这样在塑料制品接合后,如果出现外观的损坏,会影响后期对塑料制品的利用率,而且塑料制品摆放时,不能同时对两个塑料制品进行同时限位,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降低了工作进度,也降低了对接合装置的使用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可对外观检测的塑料二次加工用接合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外观检测的塑料二次加工用接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接合装置不便于对塑料制品的外观进行检测,即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会出现裂痕、皱折等现象,这样在塑料制品接合后,如果出现外观的损坏,会影响后期对塑料制品的利用率,而且塑料制品摆放时,不能同时对两个塑料制品进行同时限位,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降低了工作进度,也降低了对接合装置的使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外观检测的塑料二次加工用接合装置,将底座放在桌面上,所述底座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
包括:
横板,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右侧,所述横板的顶部和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横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和第一夹板相连接,并且第一夹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板;
第二丝杆,其设置于底板的内部,且底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丝杆通过传动皮带和第一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三夹板,并且第三夹板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夹板;
第二液压杆,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和固定杆相连接,且固定杆远离第二液压杆的一端和加热板相连接;
凸透镜,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侧;
固定盘,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丝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夹板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夹板和横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当第一丝杆旋转的时候,可以带动第一连接板进行移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板带动第一夹板一起移动,实现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间距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卡块,且卡块通过凹槽和横板相连接,并且凹槽开设于横板的内壁,同时卡块和凹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结构和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相同,这样在卡块的作用下,可以使第一连接板移动的更加平稳,有效防止第一连接板出现晃动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杰,未经高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