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识别的设备管控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6459.5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9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立;李虹福;丰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立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灿林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识别 设备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识别的设备管控方法及装置,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设备管控方法包括:基于获取到的多条运行定位数据,对目标生产设备的设备性能进行定位处理得到设备性能参数,其中,每一个射频识别设备用于在目标生产设备的生产过程中采集目标生产结构的当前位置数据;基于设备性能参数判断目标生产设备的性能是否存在异常;若判定目标生产设备的性能存在异常,则生成对应的性能校正信息,并将性能校正信息发送给目标生产设备,其中,目标生产设备用于基于性能校正信息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基于上述设备管控方法,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对生产设备的管控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RFID识别的设备管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尤其是有源RFID技术。其中,有源RFID电子标签体积越做越小,识读距离基本可以达到30m以上,电池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3年,并且可以实现基本无遗漏、非视距快速读取。一方面,与无源RFID技术相比,有源RFID电子标签能主动发送自身信息、建立与其他有源标签通信。另一方面,相比较于其他的无线技术,如ZigBee、WiFi等,有源RFID电子标签具有信息存储量大、信息易修改、成本低等优势。
目前,RFID有源电子标签可以很方便地制作成小的器件,以设置在目标设备上,如在生产加工技术领域中,可以将RFID有源电子标签设置在生产设备上以进行监控,得到对应的监控数据。其中,在现有技术中,基于RFID有源电子标签得到的监控数据,一般是用于生产设备的运行控制,如形成闭环控制等。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基于专门的性能检测设备对生产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以在生产设备的性能出现异常时,对生产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校正,如此,由于性能检测设备的检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使得在性能出现异常时难以及时地对生产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校正,从而导致对生产设备的管控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识别的设备管控方法及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对生产设备的管控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RFID识别的设备管控方法,应用于设备监控服务器,所述基于RFID识别的设备管控方法包括:
基于获取到的每一个通信连接的射频识别设备发送的多条运行定位数据,对目标生产设备的设备性能进行定位处理得到对应的设备性能参数,其中,所述射频识别设备为多个,多个所述射频识别设备分别设置于目标生产设备的多个目标生产结构,每一个所述射频识别设备用于在所述目标生产设备的生产过程中采集对应的所述目标生产结构的当前位置数据,得到对应的所述多条运行定位数据;
基于所述设备性能参数判断所述目标生产设备的性能是否存在异常;
若判定所述目标生产设备的性能存在异常,则生成对应的性能校正信息,并将所述性能校正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目标生产设备用于基于所述性能校正信息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目标生产设备基于调整后的运行参数运行时对应的性能不存在异常。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基于RFID识别的设备管控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性能参数判断所述目标生产设备的性能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设备性能参数与预先设置的设备性能参数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在所述设备性能参数小于所述设备性能参数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生产设备的性能存在异常,或者,在所述设备性能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备性能参数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生产设备的性能不存在异常。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基于RFID识别的设备管控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性能参数判断所述目标生产设备的性能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立,未经刘金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6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