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地基承台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4334.9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来;陈锋;杨小青;张敏;梁扬;胡清力;孙苗苗;方矿伟;王艳;周芒;蔡萍萍;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国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01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王丰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地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装配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地基承台结构,它包括承台机构、定位切槽机构、固定连接机构,其中作为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承台机构与插于基础内的基桩配合;本发明中两个承台机构之间通过衔接柱与相邻承台机构上预埋件A的配合实现连接,承台机构通过固定连接机构与基础上插装的基桩连接为一体。待承台机构之间及承台机构与基桩之间完成连接后,通过向圆槽A和衔接槽内浇筑混凝土来对承台机构之间及承台机构与基桩之间的连接进行固化,从而实现地基承台的装配化,提高建筑地基的建设效率,减小浇筑地基的建设周期,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地基承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现阶段的装配式构件主要集中在墙体、楼板、梁和柱等方面,装配式地基方面的投入开发甚少,导致现阶段的地基仍然是通过捆扎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从而使得地基建设的周期较长,施工效率较低,且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发明设计一种预制地基承台结构以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地基承台结构及施工方法,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预制地基承台结构,它包括承台机构、定位切槽机构、固定连接机构,其中作为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承台机构与插于基础内的基桩配合,每个基桩均通过其外侧被定位切槽机构加工的环槽与固定连接机构的配合来实现基桩与承台机构的固定连接。
上述承台机构包括预制承台、衔接柱、预埋件A、限位块、弹簧A、预埋件B、滑块、弹簧B,其中方形的预制承台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与基桩一一对应配合的贯通圆槽A,每个圆槽A内壁上均浇筑有四个周向均匀分布且与预制承台内部钢筋笼焊接的套状预埋件B;每个预埋件B内均沿圆槽A径向滑动有滑块,预埋件B内具有对相应滑块复位的弹簧B。
预制承台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三个水平间隔分布的衔接槽;每个衔接槽内壁上均浇筑有三个竖直分布且与预制承台内部钢筋笼焊接的预埋件A,每个预埋件的上端面均具有允许水平位于相邻预制承台侧壁且与相应预制承台内部钢筋笼焊接的衔接柱竖直落入的插槽;每个插槽内壁上的滑槽A内均水平滑动有将相应衔接柱锁定于插槽内的限位块,限位块的外露端具有允许衔接柱进入插槽的斜面A;插槽内具有对相应限位块复位的弹簧A。
上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支撑套、卡套、卡块、弹簧C,其中支撑套外侧为长方体,支撑套的圆柱内壁上周向均匀分布的四个滑槽B内分别滑动有与基桩上被定位切槽机构加工的环槽配合的卡块;每个滑槽B内均有对相应卡块复位的弹簧C;每个滑槽B均通过浇注孔与支撑套外侧壁相通;卡块上具有在支撑套嵌套于基桩过程中便于其轴向进入基桩侧壁环槽的斜面D;支撑套四个外侧壁上分别沿与其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滑动配合有卡套,四个卡套分别与圆槽A内四个滑块一一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国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大城市学院;国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4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高等数学绘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