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2392.8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5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韩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5/1069 | 分类号: | H04L65/1069;H04W36/14;H04W36/18;H04L65/1066;H04L65/1083;H04L65/60;H04L65/1016;H04L65/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金淼;陈超德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用户端。用户端向网络端发送呼叫邀请后,网络端根据该呼叫邀请向用户端反馈第一响应信息。接着网络端根据用户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向用户端发送网络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从而使得用户端在接收到网络端发送的挂断信令时,将用户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更新为与网络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一致的视频语音编码方式,从而保证用户端在后续的通话中不会被网络端挂断,从而提高通话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进行语音呼叫时,通常可以利用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 Subsystem,IMS)系统在LTE网络中直接进行语音LTE(Voice over LTE,VoLTE)业务,它是一种IP数据传输技术,它无需2G/3G网络,全部业务都承载于LTE网络上,可实现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即LTE网络下不仅仅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同时还承载语音业务,而不需要依赖2G/3G网络。
当UE在LTE网络中进行上述的VoLTE业务,走出LTE网络进入2G/3G网络时,通常采用单射频语音呼叫连续性(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SRVCC)技术来实现语音呼叫的连续性,保证了用户从有ims覆盖的网络移动后,通过网络的重定向到3G后能继续保持通话不中断。但是有些地方网络目前还是只支持AMR编码格式的网络,不支持EVS编码格式的网络,导致UE被网络重定向到3G后直接被网络端挂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端发起呼叫邀请;
接收所述网络端根据所述呼叫邀请反馈的第一响应信息之后,向所述网络端发送所述用户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
获取所述网络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
接收所述网络端发送的重定向信令;
根据所述重定向信令进行网络重定向;
若在根据所述重定向信令进行网络重定向之后,未接收到所述网络端发送的挂断信令,则建立与所述网络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若在根据所述重定向信令进行网络重定向之后,接收到所述网络端发送的挂断信令,则将所述用户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更换为所述网络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并转至所述向网络端发起呼叫邀请的步骤。
上述实施方式中,用户端向网络端发送呼叫邀请后,网络端根据该呼叫邀请进行反馈。接着网络端根据用户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向用户端发送网络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从而使得用户端在接收到网络端发送的挂断信令时,将用户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更新为与网络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一致的视频语音编码方式,从而保证用户端在后续的通话中不会被网络端挂断,从而提高通话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通信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网络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网络端根据所述用户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发送的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网络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
根据所述第二响应信息获取所述网络端的当前视频语音编码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2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