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故障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1480.6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9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31 | 分类号: | H04L41/0631;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孙钧荣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通信 故障 预警系统 | ||
1.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故障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根据运行数据对智能电表的通信组件进行指令测试,指令测试未通过时生成维修指令;运行数据包括运行电压数据、静电数据、运行温度数据以及地址信息,指令测试的具体过程包括:
当运行电压数据、静电数据以及运行温度数据中至少有一项超过设定阈值时,产生突变点,处理器立即连续生成N次测试指令并依次发送至智能电表终端,在发送测试指令之前,发送开始指令,在发送完N次测试指令后,发送结束指令;
智能电表的通信组件接收到结束指令后,根据测试指令按顺序依次生成响应指令;当响应指令的数量和序号均正确时,判断智能电表无通信故障;当响应指令的数量或者序号不正确时,分析突变点,判断故障原因;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运行数据、测试指令以及维修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发送测试指令,接收响应指令和第一标签;
分析突变点,判断故障原因的具体过程包括:
检测突变点时的运行电压数据,当突变点的电压大于设定阈值时即过电压,判断过电压类型,所述过电压类型包括雷击和开关分合闸,然后计算冲击能量,然后根据过电压类型和冲击能量在标准故障数据库比对,获取冲击损坏值,当冲击损坏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判断为开关分合闸或者雷击是造成通信故障的原因,并生成维修指令;
当冲击损坏值小于设定阈值时,分析突变点同时刻运行温度数据和静电数据,当突变点的运行数据均不超过设定阈值时,生成维修指令,不生成通信故障原因;当突变点的运行温度数据或者静电数据中至少有一项大于设定阈值时,将大于设定阈值的运行温度数据或静电数据连同冲击损坏值输入标准故障数据库中进行比对,获取故障原因并生成维修指令;
当突变点的电压小于设定阈值时,获取智能电表静电数据和运行温度数据,突变点的运行温度数据或者静电数据中至少有一项大于设定阈值,将大于设定阈值的运行温度数据或者静电数据输入标准故障数据库中进行比对,获取故障原因并生成维修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故障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判断过电压类型的具体过程包括:
获取开关分合闸信息,当突变点发生的同时有开关分合闸时,判断为开关分合闸原因导致的过电压;当突变点发生的同时没有开关分合闸时,获取智能电表的位置信息,然后分析其周围设定区域内智能电表的运行电压数据,当设定区域内有超过设定百分比的智能电表运行电压数据中同时产生了突变点,判定为雷击导致的过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故障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冲击能量的具体过程包括:
对运行电压数据中的电压曲线积分,获得突变点所在突变区域的面积,冲击能量为突变区域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故障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突变点发生后,处理器对通信组件进行测试之前,通信组件检查智能电表是否失电,当智能电表失电时,通信组件生成第一标签,发送至执行模块;当智能电表没有失电时,不生成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故障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接收到第一标签后生成维修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故障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组件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故障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智能电表的运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14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