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气道自泄压单模微波反应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20338.X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倪晨杰;江成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气道 单模 微波 反应 系统 | ||
一种双气道自泄压单模微波反应系统,属分析仪器领域。包括单模腔组件和单模密封盖组件;在单模腔组件、单模密封盖组件中,设置一个排酸气道和一个冷却气道;排酸气道在工作时保持开启状态,将试管泄压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酸气快速抽离;当系统处于加热及保温时冷却气道关闭,实现单模腔组件及试管组件的保温;当系统进入冷却时冷却气道内输入高速冷却气流,对单模腔组件及试管组件进行冷却,实现单模腔组件及试管组件的快速冷却。其通过分别设置单独的排酸气道和冷却气道,将全自动微波消解装置中的冷却功能和排酸功能区分开,以解决因陶瓷或玻璃等材质的试管散热太快导致的升温困难。适用于微波消解仪的设计制造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化学分析的微波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微波消解作为样品前处理的主要处理手段,样品在经过微波消解处理后,经过赶酸定容等处理,直接上样到AAS(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原子吸收光谱)或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检测。
随着样品检测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对检验精度,重复性及可靠性等需求的不断提高。微波消解设备也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消解原理以适应不同需求。
目前消解设备主要有三大类:常规多模腔体式消解仪、单模腔体式消解仪和预加压腔体式消解仪:
1、多模腔体式消解仪:主要特点是腔体大,多模腔可以加装1个或多个磁控管,单批次消解数量从6罐一批48罐一批不等。虽然单批消解量得到很大提升,但多模腔带来的微波场强不均匀以及罐数多带来的温度监控困难等,导致这类消解仪在罐子间温度均匀性方面比较难以控制。同时微波消解属于高温高压反应,罐子数量的增多一方面使得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爆罐等安全风险。虽然后来出现了自动泄压消解罐,但只解决了爆罐问题,消解的不均匀及操作人员繁重的劳动强度问题依然存在。
2、单模腔体式消解仪:主要特点是腔体小,对于微波来说,在一个有边界条件限制的空间(例如谐振腔)内,只能存在一系列独立的具有特定波矢k的平面单色驻波。这种能够存在于腔内的驻波(以波矢k为标志)称为腔内电磁波的模式。一种模式是电磁波运动的一种类型,不同模式以不同的k区分。任意电磁场可看作是一系列单色平面电磁波的线性叠加,或一系列电磁波的本证模式的叠加。在微波应用中,拥有一系列平面电磁波叠加的腔体即称为多模腔体,其腔体内的电磁波模式多且分布不规则,相互叠加,使用时无法确定其分布规律,很难对其进行控制。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使用尺寸可与波长相比拟的封闭谐振腔选择模式,利用自由电子和电磁波相互作用对单模电磁场进行放大,使腔内某一特定模式增加而其他所有模式很少,即为单模。相比多模腔体,单模腔体能在这一特定的腔体内形成规则稳定的电磁波模式,提供较高能量用于加热,而且由于其分布规律稳定,能对其进行很好的功率控制。目前消解仪使用的微波频率是2450MHz,对应的波长是122mm,所以单模腔体尺寸也只能做到122mm附近,一般使用一个磁控管,一个腔体内只放一个样品。虽然其尺寸小,但其控温准确,重复性好,安全性高,多个并排使用也能提高消解效率,所以特别适用于全自动微波消解仪。
3、预加压腔体式消解仪:预加压腔体式消解仪在行业内又称超级微波消解仪,主要特点是在微波加热前需要对微波腔进行4MPa左右的预加压。腔体内需预先加入一定量的水,样品放入非密闭性试管,试管下半部分区域浸入腔体内预置的水里。实际工作时,微波主要是对腔体内水进行加热,通过水来保证样品间温度的均匀性。这类消解仪的优点是腔体耐压高,可以处理一些比较难消解的样品,缺点是试管不密闭,同一批试管有交叉污染风险,腔体内的水需要定期更换,试管转移容易出现水的滴落,需要外接高压氮气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03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高柔韧性石墨材质或石墨烯材质散热部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