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自动配液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19583.9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7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弟;徐炯宽;王锐;蒋文格;隋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立禾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15/02;B01F15/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许冬莹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自动配液装置,其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包括第一溶液输送机构、第二溶液输送机构及配液输送机构,在第一溶液输送机构中设置有用以将第一溶液输送到配液输送机构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一检测件,第一检测件用以检测输送至配液输送机构的第一溶液的第一流量,并基于第一流量控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启停;在第二溶液输送机构中设置有用以将第二溶液输送到配液输送机构的第二输送组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用以检测输送至配液输送机构的第二溶液的第二流量,并基于第二流量控制第二输送组件的启停,以此来控制输送到配液输送机构中的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的流量,实现配置不同比例精度的配置液,节省了配置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自动配液领域,属于一种液体自动配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在实验测试过程中,清洗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清洗液配液系统较为复杂,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清洗液的精度方面也不能得到精准的控制,以致在配置相应溶度的清洗液时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在源溶液使用完后需要停机取液,浪费了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配液占用人员、设备和时间以及提高配液精度和安全性的液体自动配液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自动配液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包括:
第一溶液输送机构,包括用以盛放第一溶液的第一容器、用以将所述第一溶液输送的第一输送组件及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连接的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用以检测输送的所述第一溶液的第一流量,并基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启停;
第二溶液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盛放第二溶液的第二容器、用以将所述第二溶液输送的第二输送组件及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连接的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用以检测输送的所述第二溶液的第二流量,并基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启停;
配液输送机构,至少包括第三容器,所述第三容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连通,以使得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在所述第三容器内混合形成配置液。
进一步地,所述配液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三检测件,所述第三检测件用以检测所述第三容器内的配置液的容量,并基于所述容量控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的启停。
进一步地,所述配液输送机构还包括第四容器、用以连通所述第三容器和所述第四容器的第三输送组件、及设置在所述第四容器内的第四检测件,所述第四检测件用以检测所述第四容器内的配置液的体积,并基于所述体积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组件的启停;
其中,所述第三检测件可基于所述容量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组件的启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容器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用以将所述第三容器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存储空间,所述第三检测件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存储空间内;
所述配液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以连通两个所述存储空间的第三输送组件、及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存储空间内的第四检测件,所述第四检测件用以检测另一个所述存储空间内的配置液的体积,并基于所述体积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组件的启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组件包括中转泵及与所述中转泵连通的输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检测件和所述第四检测件为液位传感器或液位浮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三容器的第一软管、与所述第一软管连通的第一液体泵、及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用以截断或导通所述第一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连通所述第二容器和所述第三容器的第二软管、与所述第二软管连通的第二液体泵、及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用以截断或导通所述第二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立禾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立禾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9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