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9170.0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3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杨东福;吴贺宾;梁宇翔;李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E04G17/00;E04G17/065;E04G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技术 钢筋混凝土 支撑 结构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包括两组叠放的支护模板,每组支护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护模板之间设置有拼接件,且两个支护模板的拼接处设置有加固连件,叠放的两组支护模板之间设置有防偏件,且叠放的两组支护模板之间设置有牵引连件,两个拼组后的支护模板外侧套设有清理套环,清理套环的表面设置有安装件,安装件的上部设置有集水件,清理套环的表面设置有喷淋件;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接柱和对接槽将两个支护模板精准拼接后,通过扣板同时套设在两个支护模板侧板的拼组槽中,加设锁定螺杆锁定,实现两个支护模板牢固连接,使得支护结构整体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水泥与骨料的混合物。当加入一定量水分的时候,水泥水化形成微观不透明晶格结构从而包裹和结合骨料成为整体结构;通常混凝土结构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钢筋混凝土,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支撑结构进行支撑,从而便于钢筋混凝土成型;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结构较为简陋,支护效果差,而且支撑结构容易沾染混凝土,清洁不便,同时,支撑结构在使用时,整体结构防护性较差,从而影响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包括两组叠放的支护模板,每组支护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护模板之间设置有拼接件,且两个支护模板的拼接处设置有加固连件,叠放的两组支护模板之间设置有防偏件,且叠放的两组支护模板之间设置有牵引连件,两个拼组后的支护模板外侧套设有清理套环,所述清理套环的表面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上部设置有集水件,清理套环的表面设置有喷淋件。
优选的,所述支护模板呈“匚”字形结构,两个支护模板拼组成方形框体结构,拼接件包括对接柱和对接槽,对接柱和对接槽分别分布在两个支护模板的表面,且对接柱插接在对应的对接槽中。
优选的,所述加固连件包括扣板,扣板套设在拼组槽的外侧,拼组槽开设在支护模板的表面,拼组槽和扣板均呈“匚”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扣板的表面设置有锁定螺杆,锁定螺杆贯穿扣板的板体后螺接在拼组槽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防偏件包括防偏卡槽以及与防偏卡槽对应的防偏卡板,防偏卡槽和防偏卡板分别分布在支护模板的顶面和支护模板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牵引连件包括边槽以及插接在边槽内部的补偿板,补偿板的表面开设有操控槽,操控槽的表面插接有带螺纹销杆,带螺纹销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且带螺纹销杆被弹簧牵引后插入螺接孔中,螺接孔开设在边槽的表面,带螺纹销杆的端部设置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包括托板以及固定在托板底面和清理套环外环面之间的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集水件包括集水筒,集水筒的内部安装有隔板,隔板的顶面设置有泵体,泵体的排水管贯穿隔板,集水筒的顶部螺接有封板。
优选的,所述喷淋件包括集水管以及安装在集水管底面的喷头,集水管和集水筒通过输水软管连通。
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操作方法,两个支护模板通过对接柱和对接槽拼组后,将扣板扣在两个支护模板拼接处的拼组槽中,并借助锁定螺杆加固,接着将两组拼接后的支护模板通过防偏卡槽和防偏卡板拼接,将补偿板推入边槽中,旋拧带螺纹销杆插入螺接孔中,避免补偿板从边槽脱落,且起到对两组支护模板连接,牵引清理套环沿着叠放的支护模板滑动,喷头向下喷淋清理支护模板外壁碎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9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