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纳米孔道的微弱电流放大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5400.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卓群;李国梁;李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H03F1/26;H03F3/6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纳米 孔道 微弱 电流 放大 电路 | ||
本发明一种生物纳米孔道的微弱电流放大电路,包括跨阻放大模块、高频补偿模块、低通滤波模块和命令电压施加模块;所述命令电压施加模块的输出端与生物纳米孔道的反式端连接,用于为生物纳米孔道提供mV级的命令电压,从而产生pA级的离子电流,生物纳米孔道的顺式端与跨阻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跨阻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高频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高频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还外接有数据采集器。简单、廉价、低噪声、高带宽,它能实现单个生物纳米孔道中的微弱离子电流的检测,有利于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孔道单分子检测分析技术,具体为一种生物纳米孔道的微弱电流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技术由于简单、免标记、基于溶液检测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已成为生物样品检测的强大工具。纳米孔道的捕获样品异质性细节特征的能力在生物应用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检测复杂的生命物质和具有微小差异的目标成分方面。
嵌入脂双层的生物纳米孔道,如α-溶血素(α-hemolysin)、气单胞菌溶素(aerolysin)、短杆菌肽(Gramicidin)、耻垢分枝杆菌孔蛋白A(MspA)、phi29 DNA分子马达、Cytolysin A(ClyA)、CsgG等,它们具有优异的单分子检测性能。这些纳米孔道在高盐浓度如1M KCl溶液和小于200mV的命令电压条件下,通常会产生0~1000pA的离子电流。这就使得纳米孔道微弱电流的放大需要使用极高增益的放大电路。另外,目标分析物如DNA、RNA、蛋白质以及小分子造成的电流阻塞脉冲信号的时间宽度大约在0.1毫秒以上,这就要求信号放大电路的整体带宽至少达到5kHz以上,才能准确反映分析物的信号特征。
目前生物纳米孔道的微弱电流放大还没有成熟的商业化仪器,现有的综合型仪器如Melecular公司的Axon patch 200B系列放大器、HEKA公司的EPC10放大器等,均属于大型仪器、便携性差,噪声性能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生物纳米孔道的微弱电流放大电路,简单、廉价、低噪声、高带宽,它能实现单个生物纳米孔道中的微弱离子电流的检测,有利于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纳米孔道的微弱电流放大电路,包括跨阻放大模块、高频补偿模块、低通滤波模块和命令电压施加模块;
所述命令电压施加模块的输出端与生物纳米孔道的反式端连接,用于为生物纳米孔道提供mV级的命令电压,从而产生pA级的离子电流,生物纳米孔道的顺式端与跨阻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跨阻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高频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高频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还外接有数据采集器。
优选的,所述的跨阻放大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生物纳米孔道的顺式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反馈电阻R1和反馈电容C1。
优选的,所述高频补偿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U2,跨阻放大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并联的可调电阻RP2与电容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与正向输入端之间连接有RC串联的缓冲电路;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有反馈电阻RP1。
优选的,所述的低通滤波模块包括第一滤波芯片L1和第二滤波芯片L2,高频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滤波芯片L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滤波芯片L1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芯片L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滤波芯片L2的输出端外接数据采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5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